走廊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被风吹进落到上走廊内。而在走廊内,穿着红呢军装的卫兵,时而列队从走廊处经过。而在走廊边,两名卫兵站在于小院的入口,警戒的看着门外。
这处经略使衙署的院落,之所以戒备如此森严,倒不是因为它是什么军机重地。而是因为这间院落中正在进行的生产,需要加以保密。
“……先将锡箔贴在玻璃上,然后再倒上水银,然后水银就会融化锡箔令其与玻璃紧密相连,如此就能制作出一面镜子。”
在朱明忠解释着镜子的制作过程时,几个十几岁的少年,已经将一张锡箔摊平在玻璃上。
看着这几名少年熟练的动作,朱明忠的脸上略带着微笑,偶尔的他会出言鼓励一声。
“先生,照着这镜子,可是连脸上的汗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待忙完了手头的活计,马秋丰拿起一面书本大小的镜子,一边照镜子一边感叹着。
“哎,就怕这照的太过真切了,到时候那市间的女子却不愿意买了!”
“定是愿意买的,只是卖的贵了,自然也就不愿意了……”
听着这几个少年的言语,朱明忠只是看着地上的一箱A4纸大小的玻璃镜,这间玻璃镜作坊,与其说是作坊倒不如说是一间试验室,在这里试验玻璃镜的生产技术。
为了将玻璃镜的制造工艺加以保密,朱明忠特意从将马秋丰等人从学校搬到衙署。而马秋丰、许天白他们都是孤儿——当初江阴焚城,死难者不下数千人,如此也使得数百少年失去父母,无家可归,而朱明忠便命人收留了他们,并且借鉴后世的童子军的方式,对他们加以培养。甚至也正因如此,才会于清河专门成立了一所“羽林营”,而不是将其送入清河书院,其名取自汉武帝所创的“羽林骑”,“羽林营”主要任务是使孤儿们能接受到教育,使这些人能成为军人,在将来成年之后能够“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从江北各地送来的孤儿都已经进入“羽林营”,在营中除了学习文化之外,还需要接受军事训练,那里几乎没有假期,有的永远只有学习以及训练。
就朱明忠的私心来说,他希望这些孩子最终会成长一群性格坚韧、勇猛、机智而且服从有那些有着战士一般性格的人才,而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军人。
所以,与普通的军营或者书院不同,“羽林营”所推行的是斯巴达式的教育。这些来自江北各地的孤儿以及忠义军阵亡官兵的子弟,在入营以后地生活是军营式生活,在那里将让他们接受全面的军事训练,当然也不会忽视文化教育,当然无可避免的还有强制的道德灌输和严酷的身心磨炼,进而在长期的营内生活中,使得他们养成勇敢、坚韧、服从的性格,而这一切地代价就是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