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礼部每年取的进士大约在一百五十上下,国子监在七八十人上下,诸科的比例也相仿佛。
章越穿越前常记得高考不公平,比如说地域问题。
那么在宋朝的进士里,开封府籍和太学出身就占去近三分之二。
用句很令人崩溃的话来形容,你尽其一生追求的,也不过是他人生来就有的东西。
为何会有这样不公平的事?
这就要说到宋朝一贯的国策‘强干弱枝’。
强干弱枝是宋朝吸取了安史之乱,唐末藩镇割据后,从宋太祖起的既定国策。
好比‘以文御武’,也只是强干弱枝的一部分。
就章越所见,为何浦城的章氏吴家两族的宗家子弟为何都没有留在老家,而是入了京师,甚至入了开封府籍。
章越当初凭着章氏子弟的身份,若求章家宗家出头,就算再远的亲戚,赵押司也不会差点把他们逼上绝路。
因为章得象的子孙,吴育吴充的子孙,王安石的子孙,大多没有返乡而是留在了汴京,入了开封府籍,就是为了方便考科举。
如此好处,自是显而易见,地方势族子弟为科举纷纷迁入京师,如此朝廷派到地方的官员治理就容易多了。
这比秦始皇,汉武帝强迁地方豪族进京,手段可谓温柔多了,也算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而从范仲淹变法设州县学校,王安石变法的三舍法,再到蔡京的天下三舍法,一脉相承下来的变法思想,都可以看到强干弱枝的影子。
当然这强干弱枝的国策,对于章越目前的处境而言就很坑爹了。
省试一百五十个进士名额,对于他寒门考生而言,先要在各州一百人取一人中的解试出头,而官籍考生却可以走百人取十五人的别头试,大家再一起竞争省试名额。
官籍考生可以直接进国子监,但章越必须州县学校举荐卓越,才可能往国子监赴试。
当然这赴国子监考试虽说有罢落的风险,但录取率还是极高。因为国子监主要是看下士子的真才实学,以免州县推荐没有才学的关系户上来。
入了国子监后,朝廷每科都有八十个进士名额专门给太学生,诸科也差不多。
所以对章越而言,得到州县推荐赴国子监,那绝对是值得拼一拼的。
但问题是州县为何一定要推举你?这也是历史上三舍法及天下三舍法的问题。
整个州里只有几个名额,推举至汴京国子监及南京国子监。
若是大家公试的成绩都差不多,那么州里会推荐谁?三舍法的问题,就是成绩差不多下,让学官参考学生平日的德行。说到德行,那还不是说你行就你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最后行也不行,不行也行。
章越对郭林道:“如今我是伯益先生的得意门生,县学的胡学正对我也是赏识有加。”
郭林道:“胡学正和伯益先生在县令固是名望人物,但推荐至国子监却是州里之事,怕是他们二人份量就不够了。”
章越承认郭林说得有道理,但他还有的没说的,眼下章家食铺生意红红火火,自己帮着斋长指点出了几本科考用书,对方又是大赚一笔,自己也得了不少好处。
在咱大宋,金钱是可以转换成权力的。
不过这点钱也还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