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多少芭蕉才够。】
【牧爷没有做衣服的需求,晚上洗早上就干了。】
【做枕头套吧?牧爷不是要做枕头吗?】
【应该是,牧爷说要做的东西,果然都是能做出来的。】
【这么刨,得刨到猴年马月去?】
牧清又刮了好几下,刮出另一撮纤维来。
“很明显,纯手工的话这个工作的价值是很低的。”
“而且很伤手,这一棵芭蕉弄完指甲就得废。”
牧清把芭蕉放下,开始砍林子边剩下的芭蕉杆。
“这些芭蕉纤维的韧性是非常好的,耐洗耐晒耐腐蚀,这也是它们能成为做衣服材料的重要原因。”
“我把这些芭蕉砍回去,泡在水里,把芭蕉的肉质泡软泡烂。”
“到时候只要把软烂的芭蕉表皮搓洗掉,很容易就能把里面的纤维分离出来。”
“这是制作枕头的第一步。”
牧清一边解释着,一边把林子边上的十几棵小芭蕉全都砍断。
把芭蕉杆刨开,剥出里面细细的芭蕉芯尝了一口。
“我还是喜欢老一点的芭蕉芯,吃起来口感更好一点,嫩的麻的感觉更重。”
“我把它们带回去,用小锅煮着吃,应该会好点。”
牧清先把芭蕉运回了河对岸,一颗一颗的把芭蕉芯剖出来,捆好放到竹篓里。
拿出做陷阱剩下的两根竹条,把芭蕉捆在一起,头尾固定住。
再从林子里扯下两截藤蔓,用其中一截,在芭蕉捆的中间扎好,多固定了一圈。
“我先把这些芭蕉安排了,再来看看鱼篓有没有收获。”
“这么多天了,还是挺值得期待的。”
牧清拿着捆好的芭蕉和藤蔓,在树林里找了个地势平,水流缓的地方。
把小溪中间的石头搬走,用木棍把底下的泥沙往两边掏,在小溪中间弄出一个小水塘来。
拿出另一根长藤蔓,绕过捆着芭蕉的藤蔓打个结,另一头固定在河边的小树上。
把整捆芭蕉放到水塘里泡着。
【好了,这样第一步就完成了。】
【可怕,后面不知道还有多少步。】
【后面很简单,芭蕉纤维搓成绳子,绳子变成三股辫或者五股辫,把它们固定在一起就一面布,把布的每个面固定在一起,就成了。】
【我家踩脚垫就是这么做的,不过牧爷没有针线估计不行。】
【事情肯定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赌一百个豆沙包。】
【我跟。】
扯了扯捆在树上的藤蔓,还算挺牢固的。
就算是上次那样的大雨,应该也不会被冲走。
牧清回到河边,拿上竹篓和砍刀往下走,去查看鱼篓的情况。
“另外一个鱼篓在上方,等下回去的时候再看,顺道就从那边上山回去。”
“现在先让我看看这边有没有收获。”
有了上次的教训,牧清这回没有直接扯藤蔓,下到河里抓着鱼篓往岸上走。
“咦?有蛇?”
解开内篓,牧清发现了新奇的东西。
用一根木棍把它挑出来,一手抓住尾巴,一手捏住颚部。
“居然抓到了一条水蛇?这真是有点出乎意料。”
“正常来说,水蛇不应该出现在这种水流特别急的河里,出现在小溪里比较多。”
“我每次去小溪边都会留意,没想到在鱼篓里抓到了。”
“就是小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