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侠说到这里,神王的脸色已经不太好了,虽然他带着黄金面具看不出来,但气势的改变却是很明显的。
他从不曾小看任侠。
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在给任侠最少的信息,但这一次还是出乎了意料,他手持绿松石龙,拿到文明的最高历法权柄,所以拥有最高的时空造诣。
而任侠竟然找到了“黄钟”,要以万物之律本,来直接限定他的力量!!
黄钟可不仅仅是用来调节音律的。
《尚书·舜典》说:“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度量衡的源头,便是黄钟!
古代认为黄钟律管长九寸,径三分,围九分。确定了黄钟的音准,便可以确定那个时代的九寸长度,便可以确定尺、丈。
而选当时的黍米,以横叠百粒为九寸,竖叠百粒为一尺作为选取标准。
将这些黍米放入黄钟律管当中,可以发现,填满律管正好是一千两百粒,所以定一千两百粒为龠,两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此为容量标准。
而一千两百粒黍米将重量分为十二份。
一份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均。便可以确定重量。
如此。
只需要确定一个“黄钟”,便可以推算出所有的度量衡,而且每个时代的不同,当时的黄钟也会跟随后天的气候发生变化,度量衡也会有所调整。
从度量衡到律法,我们文明的一切标准,都是天人合一的!是从一而出的!
是因地制宜的!
“黄钟长九寸,是后天之黄钟,你那个……长三寸九分,是先天之黄钟。”在《吕氏春秋》中记载,黄帝令伶伦作律。
其中所记载的黄钟之长是三寸九分。
伶伦在制作成功之后,又制作了十二根律管,这才是后天的十二律,先天的黄钟之宫,是最初的那根三寸九分的律管。
而当时的三寸九分是多长,后世根本无法得知。
因为……
先有音律,才定长短标准。
所以,后世之人明明知晓三寸九分就是先天黄钟之宫,却无法知晓其真实长度,而后世的黄钟长度,无论是《尚书》记载的九寸,还是《史记》记载的八寸一分,都只是根据历代传下来的音准,以节气调整后,人为定下的。
九为极数,九九八十一,也是极数。
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定位极数是对的,倘若音准是对的,那么其余十一律,还是度量衡,都是最因时制宜的标准。
可问题在于,音不准,连环相为宫都做不到,指导生活生产都勉强,这种连后天黄钟都是有谬误的,更别谈确定先天黄钟之宫了。
那么,三寸九分,用穷举法可以确定吗?
答案是,不能。
黄帝时代的竹子,哪个产地的竹子,竹子空壁均匀,水分又怎么样?律管上的孔又是怎样的?当时的天时不同,天地的气不同,人又不同,吹出来的气也不同。
所以……
三寸九分,是那个时代的答案,不是这个时代,是一个人永远无法踏入一条河流两次,这不是可以计算出的,可以穷举出的答案。
而是必须“听”出来的答案。
只有圣人可以听出来的答案,所以才会有伏羲画卦、黄帝立律。
将首尾想明白,神王有些惊惧的看着任侠,他无论怎么也没有想到,任侠居然找到了“黄钟”!!!
然而。
任侠却没有半点得意的意思,只是轻笑着问道:“我既然已经找到了先天黄钟,你要不要猜猜,看我是否画出了先天八卦?”
神王肃穆无比。
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重视起任侠来,将任侠视为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