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杨以升的面色缓和了不少:
"人在江湖飘,谁都会挨刀,来呀,給张老板看座。"
一条长凳被抬了出来,足足可以坐十个人。
张振宇一行坐成一排。
张振宇说:
"兄弟这次来是想劳烦杨爷帮忙找一个人。"
"说说看,只要酬劳谈得拢,也许我滴水山庄愿意为阁下提供服务也不一定。"
张振宇浅浅的一笑:
"兄弟受南京政府一个重要官员所托,来太原寻找龙书江的儿子龙罗真,得知杨爷手眼通天,所以登门求助。"
杨以升一听他是为这事而来,心里咯噔了一下:
龙书江这小子的手伸得太长了吧,居然到南京搬来了救兵?
光头上的汗沁了出来!思索了片刻,管他呢,就算是官府来人,捉贼要捉赃,没有真凭实据量他不敢动我。
杨以升故装惊讶地看着大徒弟樊金龙:
"金龙,听到吗?龙书江的儿子丢了,你听说过吗?"
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什么样的师父带出什么样的徒弟。
樊金龙立马就听懂了师父的意思,装模作样地说:
"没有啊,我在太原土生土长,从没听说过一个二十多岁的大男人还会被弄丢,除非是神经错乱连自己的家都不认得回的。"
杨以升狡黠的笑了一笑:
"话也不能这样说,如果真是龙书江的儿子丢了,看在张兄弟的面子上,收点微薄的脚力,我们帮忙找一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师徒俩一唱一和,话说得滴水不漏。
他们把张振宇的智商低估了。
见二人的戏唱完,张振宇不紧不慢的说:"帮忙找人收点脚力钱也是应该的,反正这钱也不要我出,是弄丢孩子的龙家出,杨爷要多少脚力钱尽管开价。"
杨以升抚摸光头,假装一副认真计算数据的姿态:
"上上下下我得惊动好几个分舵,还有上面的爷们,没有个五百万大洋,完不成这么大的项目,对!就五百万。"
张振宇脸无波澜,一点都不惊讶:
"五百万大洋显然不是个小数目,就算是天子脚下的南京城里,最大的钱庄"宝丰银行"一下子要拿出这么多钱也是有点吃力。"
杨以升狮子大开口,坐地起价是留了还价余地的,岂料张振宇并不卖帐:
"据我所知,龙书江是个本份的卖买人,你就是让他砸锅卖铁卖儿卖女把自己卖了要凑齐这么多钱也很困难。"
杨以升绑架勒索惯了,他自然知道干这一行必须高开低走,他有自己的心理价位,但是口头上不说,静观其变。
张振宇沉静似水,说话象复读机:
"当然了,张某只是受人所托,谈得拢就谈,谈不拢我拍拍屁股回去,惹恼了南京方面派来一个团或者一个师,把太原城翻个遍,不怕这人找不到?"
杨以升脸上的肌肉不自觉的抖动了一下,是心里有些发虚,好在他也不是吓大的,装作一副同情和怜悯的样子:
"乡里乡亲的,谁叫我长了一副菩萨心肠呢,你看这样行不行?我退一步,一百二十万,成交就干。"
张振宇示意同伴起身,再谈下去毫无意义。
不过他表面却满口应承:
"行,龙书江再穷好歹也是个生意人,找亲戚朋友凑一下,百把万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