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隔了萧齐,西南隔了山外山,向西要经过广袤西域,自嚈哒折向南才能到达天竺。
山外山的地理不适合大规模行军,
而萧齐也绝对不会借道让魏**队通行,这在中原为兵家大忌。
假道伐虢的典故,姚思夏,你在翻译的时候替朕转译一下。
西向这条路线就更为曲折了,
我大魏对西域的控制并不算稳固,
柔然,高车,吐谷浑,康居等大国对我们的动向都很敏感,贸然动用大军也非明智之举。
所以,我大魏直接投入天竺战争比较困难。
但是两国既然有意结为友邦,我们也自然没有不闻不问的道理。
我大魏会向天竺派遣军事专家和冶炼匠人,
但是朕也希望天竺可以用一样东西来做交换。”
圣臣听完姚思夏的翻译,虽然有些失望,但仔细想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魏王允诺的,已经是眼下他们可以提供的最大帮助了。
只是不知道魏王会索要什么东西,难道是他故乡的特产它山石?
它山石是重要战略资源,当时世上只有天竺有产,可惜魏王并不识得这玩意。
当圣臣提出疑问的时候,魏王的回答却让他哑然失笑,
“朕需要天竺的圣黄染料。
今之华夏印染明黄使用的还是黄帝赤精(铬黄)这种名贵矿藏,
这种黄色矿粉见于河西,产量极低。
朕有意以黄袍代替汉制深衣,复黄帝君临之仪表。
但是苦于原料稀缺,用于印染,实在肉疼。
朕听说天竺圣僧服饰皆染黄,想来贵国必有特别的染料资源。
我魏国没有办法给予你们直接的军事援助,因此朕的开口也不大。
些许染料,应该没有问题吧?”
圣臣没有半分犹豫,立即答应下来。
魏王胃口的确不大,这些授权他还是有的。
只是说道这天竺圣黄,就又要讲回溺金的神牛了。
虽然现代印度学者通过“严谨实验”证明他们的圣牛吉尔牛尿液中真地可以提取出小黄金,
但是你们都懂的,不说破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