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滦州城下的狄咏,就有了三万多“军队”了。
这就叫作“裹挟”。
纵观史书,流寇裹挟良民百姓之事,多如牛毛。
狄咏带着四千来人,裹挟出了三万“大军”,亲自身先士卒披甲攻坚,打下了早已没有多少战意的滦州城。
滦州有失,朝堂之上,都是惊愕的表情。刚才众人还真没有把这一伙山上下来的贼人当回事,都知道朝廷大军一到,便是手到擒来。
但是此时,所有人都面色深沉,知道事情不是刚才想的那么简单了。
高台之上的耶律洪基问了一语“贼军有多少”
“回禀陛下,贼军分了两路,滦州这一路,便有数万之多,具体之数小人不知,但是至少有五六万人,听闻这一路还不是贼军主力。贼首麻牛亲带主力往另外一路而去,也听闻营州已破,两路人马正要在滦州汇合,想来那一路也有五六万之多。”
“贼军已超过十万”耶律洪基震惊不已。
“不可能绝不可能。”耶律乙辛不相信。
“小人小人也是猜测,不过就算没有十万,想来也差之不远。”
耶律洪基倒也并未乱了方寸,就算有十万贼寇,对于这个大辽国来说,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耶律洪基只是震惊于贼人势力发展的速度,所以开口说道“不论贼人具体多少,紧要之事便是要立马扼住贼人发展的势头,要速速发兵镇压,剿灭贼寇。”
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立马说道“陛下,臣以为,调派五万大军镇压之事颇有不妥,若想快速剿灭贼寇,当再多加兵马,以绝对之优势兵力,一击败敌。”
耶律仁先也是难,他一个北院枢密使,偏偏要领南枢密院的兵去打仗,这本就是不利的事情。
国家大了,就是这点麻烦,不可能现在还往上京去调兵来打。就好像大宋一样,河北打仗,几乎不可能临时从四川调兵来增援是一个道理。幅员辽阔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所以耶律仁先为了稳妥,唯有再加人马。此战,对于他来说只能胜不能败,一旦败了,他这一辈子也就走到头了。
耶律仁先的想法是可以的,也是对战事有利的想法,更是对耶律仁先自己有利的办法。
但是耶律洪基却犹豫了起来,雄州对岸一共聚集了十三万左右的大军,调走五万倒是还好,但是贼人如今可能有十万,若是调走个十万,那就只剩下三万了。
那威胁南朝的事情怎么办
耶律洪基皱眉问题“若是把雄州大军抽调大半往滦州剿贼,一旦南朝知我虚实,不受钳制了,该如何是好啊诸位卿家可有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