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流寇 > 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

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2 / 3)

政务院设正副两长官,即左辅与右弼,相当于左丞相、右丞相。永昌年间设的上相和天佑殿大学士两职不再复设,如此一来,政务院便以左辅、右弼为贵。

左辅右弼之下又设六学士,每学士各领一政府,相当于分管各政府的意思,遇有大事,则六学士会商之后呈报左辅右弼,以达成陆四要求的“集体决策”的效果,而非一人独断,这样能够避免国策掌握在一人手中,从而对国家产生危害。

总体上,政务院同前明内阁极为相似,区分在于首辅为左辅、次辅为右弼,并且六学士于国策上的发言权和建议权得到极大增强。

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前明时期的党争造成国策迟迟不定,陆四又规定一旦政务院就某事不能达成一致,则必须交由圣裁。

六学士虽分管六政府,但本身却不能直接干涉六部事务,避免六学士因为分管某政府造成权力过大,同时六学士分管各政府须定期交换,从而保证该学士不会架空分管政府。

政务院、枢密院之外又有同级监察机构,仍叫都察院。永昌年间改御史为直指使,陆四嫌直指使不好听,仍叫御史。

都察院由皇帝直管,不受政务院、枢密院管辖,对二院又有监察弹劾权力,相比前明都察院权力更大。

除此外,翰林院改为弘文院,六科给事中为内参,其余如通政司、詹事府。太常寺、鸿胪司皆保留。

地方上,永昌时定节度使、通会、防御使、府尹、州牧、县令六级制,此外辅官有府同、理刑、州判、县佐等官。

顾君恩意保留永昌定制,陆四对此却有保留意见,认为可仍沿明制,各省设巡抚、布政、知府、知州、知县等官,取消节度使一设。但于基层增设乡官、村官,定不入流,但领国家正俸,以加强大顺对基层统治。

陆四的态度是官职叫什么不重要,不能因为大顺推翻了明朝就要将前明的一切制度都予以推翻,关键是要吸取前明的弊政教训,使政令上通下达,提高效率,不使百姓再正赋之外又有苛捐杂税之苦。

具体,陆四让顾君恩参照淮军当初在淮扬建村设乡成果加以调整。

顾君恩昨天晚上可没怎么睡,他在皇城原前明内阁值房熬了一宵,除了按闯王意思督办各项事务外,也在完善他的大顺建国纲领。

不过,这次大清早过来见闯王,不是汇报建国纲领之事,而是来报喜的。

喜事有三。

第一,满洲天津总督骆养性闻清廷出关,已于天津城中易帜归顺。

第二,满洲遵化巡抚宋权使人往北京上降表,愿率全城军民归顺,前提是大顺不得追究从前之事。

第三,满洲山西巡抚吴惟华于日前正式奉表归顺,现大顺延安总兵李元胤已率部接防太原。

此三事,陆四分别批示。

第一,着骆养性为天津巡抚,配合第八镇接管天津。

第二,回书遵化方面,大小官吏俱自缚来京待审。若不自缚来京,则命大军予以剿灭,城破,玉石俱焚。

第三,命吴惟华为大顺山西巡抚,配合延安总兵李元胤接管、招抚地方,以求晋省早日安定。

“骆养性这个人,两面三刀,不可重用,过些日子调他到弘文院任学士。宋权助纣为虐,今满洲大势不在方来归顺,却要我大顺不计前嫌,此等降官忠心不足,我凭甚重用于他?叫他来京,来之,定其诸罪,降两级留用。不来,着命第一军前往剿灭。”

说到这,陆四稍作停顿,“吴惟华这个人也是小人,但有本事,左辅可以我的名义直接修书于他,山西全境安定之日,他便是大功臣,仍可为督抚大员。否则,亦降一级听用。”

言下之意是让吴惟华继续发挥他劝降招抚的本事,替大顺把太原以外“摆平”,摆不平,这家伙就别当山西巡抚,改一个地方当知府去。

交待完这些事后,陆四又问顾君恩何人可为顺天府尹,顾君恩答说降官方大猷可用。

陆四点了点头,命召方大猷前来,尔后自宫门出先去了内城。

内城原先就是达官贵人据所较多,后来满洲入关将内城汉人全部迁出,设为满城,如今却是人去屋空,安静空荡的很。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