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往返时空1978 > 第十章 地笼捕鱼

第十章 地笼捕鱼(2 / 3)

唐爷爷是个知识分子,大概见他学识不错,感觉他将来不会差,所以借点东西,算投资。

当然,唐爷爷没有投资这个知识概念,只是隐隐有这个直觉。

外带,他可能觉得唐行之挺亲切的。

另外就是后屋一家人借,那家人的大儿子后来在原时空,被唐行之认作干爹,一家人也很善良。

再有一个就是奶奶的干女儿家借了一点。

还有队里也借了一些。

没有了。

借的东西终归是要还的,所以还得有自己的东西。

很长的钉子烧红了,然后用锤子去捶,烧红了再捶,如此反复,把它捶扁。等觉得合适了,打磨其中一侧做刀刃,再绑上木柄,就是小刀子。

再弄根大点的针,烧红了捶弯,打磨一下,就是个小鱼钩。绑上线,弄个小竹节做鱼漂,再绑竹竿上,就是根劣质的鱼竿。

一直到傍晚休息了,唐行之才有空去搞鱼。

这时候的他已经有点累了,但想要过上好日子,稍稍辛苦一些是必须的。

当然,太辛苦就不是谁都适应得了了。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体能和脑力会下降很严重,容易生病和受伤。

唐行之之前就看中了几处很肥沃的山地。

这是在村口的一个大山坡附近,有一棵树很大,树皮可以入药,但没人割树皮去卖。这是村子的风水树之一,敢打这棵树的主意,村民就不会放过。

再往上走有许多树,都是结果子的,村里小孩子的宝贝。

唐行之背着几个大竹筒,每个都有三四节,这是他自己做的。

进到了山里没人的地方,来到了之前看准的地,打开一个的塞子,闻了闻,唐行之把水倒出,一连倒了好几个竹筒的。

这里边装的是“茱萸水”,就是“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个“茱萸”,可以一定程度代替辣椒用。

搞鱼要用蚯蚓,但挨个的挖蚯蚓要挖到猴年马月?灌辣椒水是最方便的,没有可以用别的一些代替。这方法是和海楠的一个同学学来的。

海楠捉蚯蚓、收购、晒干、卖出的产业链有30年了,最初是雨后去捉,然后用药,最后更是用电。用电算是固泽而渔。

唐行之悄悄用茱萸水,本身成本较高,不会破坏环境。

捉了大概一斤多的蚯蚓装另外的竹筒里,唐行之回家吃饭。

吃了饭之后,又动身去捉鱼。

后来很多人向往田园牧歌的生活,实际上那都是宣传美化过的,真实的田园没那么轻松。

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菜锅里,什么鱼米之乡、东西吃不完,第一批去的人可能是真的,后面就不好说了。

也有很多人相信那一套说法,农村是国人最后的保障,城市里干不下了可以回农村。

这一定程度是对的。随便有个两亩地,乱种点东西够吃了。许多搞互联网工作的人,要么去鹤岗之类房价低的地方居住,要么干脆找个偏僻地方,租几块地来种,生活成本都会很低。

最新小说: 豪婿((超级女婿)韩三千苏迎夏) 草根书记 俺不是孬种 超品兵王在都市 都市:我是绝世高手 天命不凡,我却一心只想摆烂 全民开箱时代,我可以选择外挂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 听懂毛绒绒说话,我家变动物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