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很快简单,打这几处,辽国没出兵,只是下令让北汉出兵袭扰一下就完事,没打什么大战,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而再往北就是幽州就不同,幽州是辽国南京,南面门户。
幽州北面囤积着辽国的主力大兵团,随时可以南下幽州。
所有将领都觉得见好就收,积蓄力量日后再战,再往北如果辽国的主力兵团出动,说不定周朝刚有气色的事业就要中道崩殂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几十年来,中原南方内乱,自相残杀,辽国趁机收拾了东起库叶半岛,日本海,西至蒙古高原上的许多大小国家、部落,逐渐开始汉化改革,利用汉臣,照着中原的制度把整个国家力量整合起来,越发壮大。
一边在内斗削弱,一边在吞并壮大,到如今已今非昔比。
周朝的将领中很多都是历任数朝,和辽军交过手的,所以他们有清醒的认识,而郭荣却决议要率大军北上,最后在前线重病。
郭荣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在他一生中其实不少,比如打太原,比如淮南之战中一开始分兵四处抢占土地,比如打楚州气急败坏屠城。
总的来说官家在国家大政上是个英主,但在武略方面他是有不足的,特别和后来的赵匡胤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而当下,史从云最怕的就是官家自信心爆棚,突然在后方未平的情况下,像历史上那样想要和辽军来个硬碰硬,战略决战。
他觉得这不可取,后周当下只有四个省的地盘,完全没有输一次的资本,除非想像日本一样赌国运。
但是辽国有,以当下辽国的国力,他们可以输两三次,不可能赌周国能接连两三次战略决战中战胜辽国。
幽州城南输了他们可以据守幽州,幽州输了还有太原、大同,辽兵部队照样可以兵出河北,兵入河阳。
而周国当下只有四个省的地盘,要是战略决战输了,绝不可能再像后来败家车神那样再来一次。
输一次就是梭哈,很有可能就像晋末帝那样等着辽国兵入大梁了。
而后方的唐国、蜀国、荆楚乃至北面的几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那么乖巧,是因为周军十几万强兵,如果周军在前线和辽国之战中吃了大败仗,或者赢了来个惨胜,禁军损兵折将,他们还会那么乖巧吗?
到时候即便国主乖巧,手下的文武也坐不住了。
从战略上看,“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这句话是错误的,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发动战略进攻后果很严重。
不过进攻辽国,收取幽州以南之地是可行的,只要不动幽州,辽国反应应该没那么大。
他们这时候的国主应该是睡皇帝,比较昏聩。
加上幽州南面的地方不好守,辽国主力距离远,不是辽国的核心利益。辽国重兵和核心在上京及其西面草原上,南边重镇一个太原,一个幽州,不动这两地方是有回旋余地的,不至于彻底和辽国翻脸。
要拿回太原,拿回幽州就不能急躁,必须稳扎稳打,就像当初汉朝的养精蓄锐,唐太宗的城下之盟,越急躁,越草率,越容易断送一个国家的前途。
待到养精蓄锐,兵强马壮,解除后顾之忧,做好完全与辽国翻脸的准备,与辽国打战略决战的准备,至少要保证输得起就可以出兵。
那绝对不是现在,最大的可能是至少十几年之后.....
正当他胡思乱想时,身边传来赵侍剑的声音。
“我能知道什么。”赵侍剑小声说:“你们大丈夫做的决定,不管对错,我当然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