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个位置为分界线,北边的苏日图地盘明显比较大,但是这边却比较干旱贫瘠,南边的冒顿地盘虽然小,但是那边有一条从大湖流出去的地下暗河,因此南边的水草更加丰美,还有一些成片的森林,可以给他们提供木材和燃料。
甚至在大湖的南面,有一些生活在湖畔和海湾之间的部落,他们并不靠放牧生活,而是过着捕鱼狩猎采集野果的定居生活,这些部落的人口更加的吃苦耐劳,战斗力也不低,不过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不适合养马,因此机动能力也不能和冒顿相比,在经过冒顿的几次扫荡之后,现在已经彻底的匍匐在冒顿的脚下,成了他剥削的对象兼马仔小弟。
而游智选的这个地方,就是位于两个势力的中间位置,这里的岸边布满了岩石,岸边的水位也比较深,适合建造深水码头来停靠大船。
岸边的南边还有一片占地几十公顷的树林,其中大多都是灌木和乔木为主,而这些树林在当地人的口中,那就是草原地下河流经的地方,在这条地下河的沿线,有些地方地表被树林或者茂盛的植被覆盖,也有的地方水会漫出地面,形成一些大大小小的池塘和湖泊,滋养着草原上数不清的牧草和牲畜。
把建城的位置选在这里,就比较符合罗冲当时给出的要求,首先满足了码头的需求,其次有树木可以提供燃料,第三就是处在了两个势力的边缘,可以对他们中的任何一方进行打压和拉拢,将来操纵起来都极为方便。
而且对于发展商贸来说也有很大的好处,第一是位于两个势力的中间,任何一方过来交易都不会受到另一方的干扰,经济上不会受到对方的封锁,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其次就是这里距离海湾并不远,因此想要和竹岛的鑫部落交流也会比较方便,汉部落完全可以依托这个城池为基地,逐渐把手伸到鑫部落去,到时候他自己不同意都不行,因为近了之后,汉部落完全可以直接撇开他,拉拢他下面的那几个子部落。
另外就是罗冲提到的耕地问题,因为这里靠近水源,而且有不小的森林存在,所以在湖畔和森林周边,是可以开垦出一些田地的,如果不想这么干的话,那也可以自己开凿人工河道引水灌溉,不过这样工程就比较大了,一两年之内怕是干不好。
而留给这座城池的建筑面积,并没有什么明确的限制,之前游伏确实是和苏日图谈过这个土地面积的问题,但是现在汉部落把城址选在了他的势力范围边界,他也不好说什么,因为你就算让他管理这块土地,他也不一定愿意来。
确切的说,这块地应该算是冒顿和苏日图的缓和地带,双方都默契的以这块地为边界,互相很少往来,只不过由于最近冒顿有点膨胀,所以时常会从这里越界,跑到苏日图的地盘上抢一把。
不过对于冒顿的态度,汉部落是根本不用顾及的,甚至罗冲还希望冒顿会主动来找自己打一架。
众所周知,古代的游牧部落大多都是穷比,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固定财产,连房子和家都没有,住的都是帐篷,居无定所,哪里的水草多就直接赶着牛马羊过去了,把草吃完了再换个地方。
也正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才导致他们很难对付,农耕民族大多依靠耕地居住,不善牧马,所以马匹较少,骑术也不精。
农耕民族最大的优势就是定居,擅长开发资源,生产发明优势武器,而且非常能打,尤其是攻城略地,一点不比游牧民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