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的一句话点醒了赵昚。
赵昚悚然一惊,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一点都不好。
他这个皇帝至今为止根基依然不稳,因为他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亮眼的功绩,登基以来还是个背锅皇帝,在为赵构擦屁股。
这就使得他个人的出境很不妙。
如果不能把罪责全部推到张浚身上,让朝野内外的怨气转移到他的身上,那么这股怨气就要转移到赵昚自己身上。
如果这股怨气转移到了赵昚自己身上的话……
“自己好好想想吧。”
赵构挥挥手,就让赵昚离开了。
赵昚返回寝宫,沉思良久,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他终究狠不下心杀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在危急时刻帮他稳定帝位的张浚。
于是他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罢黜张浚的知枢密院事职位,废为庶人,阖家满门一起流放到雷州,遇赦不还。
第二,任命同知枢密院事、资历深厚的名臣胡铨担任知枢密院事。
第三,下令胡铨组织新的枢密院团队,对江南西路的匪患进行全面评估,一个月之内拿出全新的方案提交审核。
然而这三件事情做完之后,朝野上下的议论之声稍有平息,但是很快又被人带了一波节奏。
皇帝的确罢免了张浚,但是也仅仅只是罢免了张浚,没有对其他有罪之人进行问罪,且张浚的罪过尚且没有搞清楚,仅仅是罢黜流放真的够了吗?
然后胡铨本身就是张浚的拥趸,铁杆北伐派,依然支持张浚的做派和立场,这样的人继续提领枢密院难道没有问题吗?皇帝这样做难道不是换汤不换药吗?
张浚的立场是错误的,是不对的,是不能继续坚持的!必须要彻底打倒!
满朝文武在这样的风暴之中对张浚一党发起了迅猛的进攻,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再次承认一个主战激进派的人继续提领大宋的军国大权。
很多官员上书弹劾胡铨,弹劾张浚的拥趸陈俊卿、王十朋等人,对他们大肆批判、污蔑,并且以拒绝合作作为要挟,请求皇帝三思而后行,一定要将祸国殃民之辈驱逐出朝廷。
赵昚很生气,下旨斥责这些带节奏的人,说他们私心重,没有公心,不是正确的做法,要求他们收敛。
但是收效甚微。
大宋官家和士大夫共天下,不能堵住士大夫的嘴,士大夫们言者无罪。
实在没办法,赵昚又气又急,只好找到了被他疏远了一阵子的史浩,向他问计。
史浩距离上次见到赵昚已经是数月以前了。
他知道赵昚宠幸张浚,所以也没心思争宠,赵昚不找他,他就当自己不存在,身为帝国右相的职权都快被张浚等主战派侵夺一空了。
可是他依然很淡定,什么也不做,整日在家里读书作画以自娱,不和张浚等主战激进派产生什么龃龉,对他们的咄咄逼人选择退避三舍,时人讥讽他为【书画相公】。
赵昚因为史浩稳健派的立场而对他不满意,所以刻意疏远他,也不再顾及他曾经为赵昚稳固地位立下的功劳。
可是此时此刻,赵昚发现自己走到了死胡同里面,张浚的那些大嗓门的部下都不能帮助他,他所能求助的,也唯有史浩了。
毫不意外的,史浩仿佛无喜无悲一般出现在了赵昚面前,向他问安,赵昚十分感动,走下御座握住了史浩的手。
“今日方知卿老成持重。”
史浩不敢流露出什么情感,依旧十分冷静,询问道:“陛下找老臣来,有何要事吗?”
“老师,你还在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