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平涛带着王贵来到现场的时候,刚走进院子,远远就看见站在院内的张娟。
她不是一个人,旁边还有扛着摄影机的一个男同事。
“怎么你也来了”虎平涛笑着打招呼“看来今天这事儿比我想象中要麻烦啊没想到他们竟然打电话给电视台,把你这位大记者给叫来。”
随着网络的兴起,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几乎没人看电视了。他们喜欢网络剧,喜欢通过网络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家里的电视几乎不开,看新闻联播的人也极少,更不要说是地方台的节目。
马桶台的综艺节目是个热点。
滇省电视台也要寻找出路,民生栏目由此产生。中老年观众很喜欢这款节目。往大了说,是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对国家政策进行解读。往小了说,就是些街头巷尾鸡毛蒜皮的事情,尤其是邻里纠纷,公共道德,通过电视台这个放大镜,清清楚楚摆在世人眼前,各自评论,各自理解。
张娟是公众人物,穿着打扮很注意形象。她笑道“大所长,感觉你是无处不在啊是你出现的太过于频繁还是省城这地方太小,咱们抬头不见低头见”
虎平涛苦笑着叹了口气“我就是劳碌命。这几天都在忙,昨天晚上又是个通宵。原本想着今天有空能眯一会儿,电话一来只能赶着过来。”
张娟同情地看着他“你们干警察这行是挺苦的。”
虎平涛自嘲地笑了一下,转身四下里看看,转移话题“不是说这里出事了嘛,怎么只有你们电视台的在其他人呢”
张娟解释“我们接到电话,说是这里的住户因为停车问题起了纠纷。刚才我和我同事进来的时候,物管那边说是去找楼上的住户,等两边人齐了,面对面地谈。”
虎平涛迷惑不解“这操作有点儿怪啊”
张娟问“怎么个怪法”
虎平涛解释“我这边处理过的民事纠纷太多了。归纳起来就一句话有理找警察,没理找记者。可是像现在这种,既打一一零报警,又打电话找民生栏目记者的情况,我还是头一次遇到。”
张娟仔细琢磨着他的话,“噗嗤”一声笑了“你这话挺有意思。”
虎平涛认真地说“本来就是嘛你想想,出了事情肯定要解决,只要有理有据,肯定找警察是第一选择。除非是警察管不了,或者有猫腻,否则谁会打电话给记者帮忙出头”
张娟听了频频点头“就像上次“水中花”酒楼的那件事,傅老板就是最好的例子。”
虎平涛笑道“所以你们当记者的做事情也得公允才行,不能拉偏架。”
张娟白了他一眼“我什么时候拉偏架了”
虎平涛道“我就是给你打个预防针。”
正说着,从斜对面的单元楼道口走过来俩女的,都是四十左右的年纪。
为首那女的直接走到虎平涛和张娟对面,一边握手一边说“你好,我是这里的物管经理,这个院子由我负责。”
她随即转过身,指着站在侧后位置的那个中年妇女“这是二栋四零一的业主。她姓王,王秀丽,今天这事儿是她报的警。”
物管经理很圆滑,两、三句话就把她自己给摘了出去。
在虎平涛看来这不是重点,关键在于事情本身。他打量了一番王秀丽,问“说吧,出什么事儿了”
王秀丽个头不高,身材矮胖,圆脸上架着一副金丝细框眼镜,看上去颇显文静。
她侧过身子,指着停放在旁边雨棚下面的一辆电动车,愤愤不品地说“我的车被人砸了。”
那是一辆深蓝色仿摩托款的电动车。有八成新,车子后轮上的圆形挡泥板碎了一大块,与车座连接的部分摇摇欲坠,被破坏的很严重,必须另换一块新的。
虎平涛弯下腰,凑近观察着这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