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库越过红线,预计三天可以抵达海上咽喉。
这是最快速度了,一刻不停。
在董库赶路时,那边的第二个聚集点已经初具规模。
地铁站,分段建设处一个个生产车间。
好的地段,则是科研人员以及指挥部的位置。
有国家级避难所,但没有利用。
野兽可以攻击地下上百米的避难所,凿穿水泥外墙,那,就不如就近守在军营里了,安全,或许比地下还要大呢。
不过,地下毕竟可以重新安装发电系统,安装生产设备的区域也大把,所以,那里只是部分生产厂区,人数不过几千人,还不是重兵把守,就一个连的兵力。
指挥系统已经完善,这里的指挥部随之迁移。
这回,指挥部离开前沿,但铺设的有线电话却一直到另一个居住点。
这样,就可以保障指挥顺畅了。
这里,留下了两千万大军,目的就一个,绞杀。
只是没有埋藏大威力武器,就算手里不少呢,因为,没人相信两千万大军会全军覆没。
这可不是五百万,这是两千万大军,怎么也不可能舍弃。
渡海的,连带非战斗人员也才三千万多点,不到四千万,这两千万大军真的损失不起。
总统的战车踏上冰面,透过舷窗,总统看到渐渐远去的海岸,默默无语。
这算第三次逃命吗?
他不确定。
第一次,舍弃二号三号避难所,去了四号避难所。
第二次,舍弃地势避难所,甚至连国土都舍弃了,来到了英吉利。
第三次,再次渡海,来到欧洲土地上。
好听叫战略转移,不好听,这就是一次次溃逃。
哪次不是损失惨重,哪次,不是差点全军覆没。
这次,要不是灵机一动,英吉利一旦遭到攻击,那还是有覆灭的车危险。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东炎的老祖宗还真有点智慧……
总统的视线里渐渐白茫茫一片,他心里突然冒出这个念头。
同一时间,负责侦查周围的小队,其中一支三十人小队慢慢靠近撞击点,在风雪中,近乎笔直的直奔飞船而来。
距离,最多十五公里的样子。
迁徙大军陆续踏上海面,绵延数公里的运输队伍同样没停歇。
大度哦战略物资都需要运到对面,对面,将作为战略后方来建设,补给的来源。
这里,除了一些弹药生产线,一些弹药生产的物资外,基本全部运走,这里,就是战争的绞杀场,是杀戮之地。
两千万大军,密密麻麻分布在每一道夹墙里。
内里,有保暖的住宿位置,有弹药库,有微型补给仓库,当然,根据不对编织,那里还有厨房。
一个排一个厨房,看似浪费,但有就近进餐,快速投入战斗的好处,三四十人吃饭,要快的多。人多了就不行了,尤其在通道狭窄的位置穿行,一旦人数多了,真的会耽误进餐,影响进入战斗岗位。
每个排分三班倒,每班十一人,一旦战斗,这样可以轮换休息,可以战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