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叔看着急躁的邓治武,将军说得对,二公子果真需要多磨练磨练,“远水解不了近火,这里是淮安府,二公子去拜见楚知府更合适。”
“可我不认识楚知府。”邓治武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他最不喜和文官打交道了,再说来之前他可听说了,楚知府就是个老狐狸,邓治武想想就心里发怵。
“不认识无妨,二公子是为了寻找湛姑娘,有顾学士的面子在,楚知府一定会全力配合的,比我们这样无头苍蝇一般瞎找方便多了。”黄叔这话一说出来,坐一旁的几个侍卫都认同的直点头。
顾学士的弟子,放眼大庆朝,哪个官员不给三分面子,湛非鱼若真在淮安府出事了,楚知府首当其冲被问责。
见邓治武苦着脸无比抗拒的模样,黄叔笑着道:“二公子你想想那五十万两银子,湛姑娘为什么写信给顾学士求援?我们在淮安府人生不地不熟,如果有楚知府帮忙,想必会用最短的时间从刘家拿到银子。”
“我……”想到远在西南道缺少药材的大哥,邓治武只能点点头,憋出两个字,“我去。”
不就是去一趟府衙,多大的事,砍了脑袋也就碗口大的疤。
“下午送拜帖,明日一早我陪二公子去一趟。”黄叔看着视死如归的邓治武,二公子武举考了八次都没通过,看来不单单是对读书发憷,对读书人也发憷。
“规矩真多。”邓治武撇撇嘴,还是他们武将好,要见面直接就上门,还送什么拜帖,还要挑早上,文人就是事多,自己考武举而已,还要写文章干什么,难道到了战场上靠之乎者也把敌军吓退?
……
刘家镇。
大雨后的清晨,让人感觉到了秋日的清寒。
“姑姑,刘家什么意思?这是故意晾着我们吗?”金宝珍气鼓鼓的坐在椅子上,一想到来了淮安府却诸事不顺,不耐的情绪更是毫不掩饰,“我们金家难道比刘家穷?凭什么看不起我们!”
相对于金宝珍的暴躁,魏夫人端坐在梳妆台前让丫鬟给自己梳妆,看着铜镜里自己艳丽的妆容,“今日要去拜访楚夫人,换上那一套嵌宝石翠玉头面。”
“是夫人。”丫鬟低声应下,又奉承了一句,“这头面和夫人今儿穿的梅花纹银丝襦裙正搭。”
“姑姑。”金宝珍不耐烦的喊了一声,“楚知府真的会收下桂轩吗?”
“放心吧,轩儿天资聪颖,读书又勤奋刻苦,早年楚老爷曾欠下我们金家一个人情,这些年你爹一直没舍得动用,轩儿肯定能拜师成功。”魏夫人拨弄了一下簪在发髻上的钗,自己本就是填房,若是金家败落了,说不定自己都坐不稳魏夫人这个位置,所以此次淮安府之行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夫人,刘老太太和刘夫人来了。”门外伺候的丫鬟低声回禀,眼底有不屑快速闪过,刘家还真是不讲究,即便只是偏院的客人,可也没有大清早就上门的,即便有事也该让丫鬟先来说一声,哪有婆媳两直接就过来了。
魏夫人同样有些不悦,可金家还得和刘家合作,再不待见刘家七房的婆媳两人,魏夫人也只能暂时忍耐,“让老太太去小厅稍后,我和宝珍随后就到。”
片刻后,梳妆打扮好的魏夫人带着金宝珍过来了,结果一进门就看到刘老太太坐在主位上,好在刘王氏是在下首的椅子上坐着。
“老夫人这么早就过来了。”魏夫人大步走了过来,笑容热情而热络,在右侧的圈椅上坐了下来,“我还打算和宝珍一会儿去拜见老夫人呢。”
“这倒是巧了。”刘老太太被奉承的哈哈笑了起来,魏夫人怎么着也是个官夫人,被她这么一捧,老太太感觉倍有面子,腰杆子都挺的直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