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民心”。这是她的第三步计划。
叶柔频繁出现在国内媒体上,发表平静而坚定的讲话,公布应对措施,稳定民众情绪。
她下令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行为,并动用国家储备平抑物价,保障基本生活物资供应。
而叶眉自然也没闲着,她驱动了“金融创新”与“产业自救”:
“绕开swift!”
叶眉与技术团队(得到了黄珊珊的远程强力支援)夜以继日地攻关,加速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独立于swift系统的联盟内部及与友好国家的跨境结算平台。
虽然初期范围有限,但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突破口,旨在逐步减少对美元清算通道的依赖。
“以物易物与本币结算。”
她大力推动联盟与那些不愿完全服从米国制裁令的国家,开展更大规模的以物易物贸易(用非洲的矿产、农产品换取急需的石油、工业品)。
并尝试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建立本币结算机制,哪怕规模很,也是在一点点撬动米元的墙角。
“加速进口替代。”叶眉的计划也是步步周祥。
同时,米国的制裁反而倒逼联盟加速发展本土工业。
叶眉利用军垦城的技术支持,集中资源攻关一些关键零部件和设备的国产化(或联盟内生产),虽然短期内困难重重,但长远看是摆脱依赖的必由之路。
而杨三自然也不会闲着,他制定了“铁拳震慑”与“特种作战”:
首先,杨三将联合快反部队的演习规模升级,公开亮相一些新装备,明确警告任何外部军事干预和内部叛乱都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他的强硬姿态,有效地遏制了最坏情况的发生。
接着,“定点清除。”对于米国支持的叛军头和雇佣兵组织,杨三不再客气。
在秦铮提供的精准情报支持下,他派出最精锐的特种队,发动了一系列迅雷不及掩耳的“反恐行动”。
精准清除了几名策划袭击和颠覆活动的关键人物,极大地打击了对手的嚣张气焰。
其中一次行动,甚至成功抓获了一名cia的实地协调官,虽然最后因外交压力不得不驱逐,但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口供和证据。
接着“海上护航”,杨三亲自率领加强版的索国海军(虽然规模不大,但装备精良,人员训练有素),为往来联盟港口的商船提供武装护航,有效遏制了“海盗”袭击。
他还故意将护航路线靠近某些大国海军的活动区域,摆出一副“光脚不怕穿鞋”的架势,让对方投鼠忌器。
就在双方在金融、政治、军事领域僵持不下时,黄珊珊领导的“蜂巢”网络战部队,发动了一场决定性的反击。
在米国发动制裁后不久,黄珊珊就憋着一股劲。她利用“蜂巢”系统强大的渗透能力,悄然潜入了主导此次制裁行动的米国财政部、国务院以及相关智库的网络系统。
经过漫长而耐心的数据挖掘,她终于找到了重磅炸弹:
·大量内部邮件和文件显示,米国对索马联盟的“恐怖主义”指控完全是无中生有,是出于地缘政治目的刻意构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