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比你会动脑子。可以搞,但要有底线,军用品、敏感技术坚决不行,以农副产品和日常用品为主。让窗口。”
于是,在双方军队紧张对峙的前线,一些奇妙的场景出现了。
在某些双方心有灵犀的“盲区”地段,夜晚会出现一些鬼鬼祟祟的身影。
索马联盟这边的士兵用香烟、糖果、廉价的电子表,换取塔国那边士兵带来的咖啡豆、木雕甚至……情报。
双方交易时都心照不宣,绝不携带武器,交易完立刻闪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一次,哈吉和莱瓦也参与了这种“地下交易”。哈吉用一条香烟换了一包上等的塔国咖啡豆,还顺便套话:
“兄弟,你们上头最近有啥动静?真要打啊?”
对面的塔国士兵也是个老兵油子,一边点烟一边含糊地说:
“打?拿啥打?饷都发不利索……也就是吓唬吓唬人呗。不过你们也别太过分,我们新来的那个参谋长,可是个愣头青。”
一场原本可能流血的冲突,在这种底层的、略带逗比色彩的互动中,悄然化解了几分戾气。
经过深入讨论,索马联盟应对塔共和国挑战的总体策略确定下来:
“以压促和,以利诱变,立足防御,争取时间”。
核心是避免全面战争,通过强大的军事威慑、灵活的外交手腕和潜在的经济吸引力,迫使塔共和国内部发生变化,最终回到谈判桌。
叶雨泽和杨革勇没有过多干涉具体事务,他们更多是定调子、把方向,给予叶柔等人坚定的支持和建议。他们的到来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战略威慑。
离开非洲前,叶雨泽对叶柔、叶眉和杨三说:“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联盟现在势头很好,但根基尚浅。”
“对塔共和国,要有耐心,也要有底线。记住,发展的硬道理才是根本。只要我们自己不乱,实力不断增强,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杨革勇则搂着杨三的肩膀:“小子,带兵打仗你在行,但大局观还得练!多听你叶叔和小柔的!有事随时联系家里,咱们爷们儿永远是你后盾!”
两位老人的非洲之行,虽然没有立刻化解危机,却为索马联盟注入了更深的定力和更远的战略眼光。
送走两位老爹后,叶柔、叶眉和杨三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一些,但心中的责任更重了。
他们知道,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与塔国的对峙可能长期化,米国也不会甘心失败。但此刻,他们更加团结,也更加自信。
东非的霸业,在风雨洗礼中,正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
而普通士兵哈吉和莱瓦,依旧在边境的烈日下,用他们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充满希望也布满荆棘的土地。
他们左右不了什么?那都是大人物们的事儿,但他们有一腔热血,还有一颗爱国之心,注备随时为这个国家献出一切。
在叶雨泽和杨革勇离开后,索马联盟按照既定策略,表面上维持着与塔共和国的微妙平衡,暗中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场足以改变局势的行动。
叶柔、叶眉和杨三深知,忍让虽能争取时间,但面对塔国背后势力的步步紧逼,最终的摊牌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