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尤其是来自索国和马赛的老兵,对两位领袖的忠诚是绝对的。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打下了更大的江山,领袖反而要从‘女王’变成‘总统’?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降格,甚至是一种背叛!”
叶眉负责的宣传和情报系统迅速提交了一份分析报告,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深层根源:
对于长期处于动荡、贫困中的普通百姓而言,叶家姐妹领导的联盟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且直观的——
安全、工作、洁净的水源、孩子的教育、医疗。这种生活质量的飞跃,被民众简单而直接地归因于叶柔、叶眉的个人领导和恩泽。
在他们的认知里,这不是制度或政策的胜利,而是“明君”或“神眷者”的显现。
尤其是在非洲许多地区传统的酋长、长老权威体系下,一个强大、仁慈、能带来福祉的个人统治者形象,远比抽象的“共和”、“民主”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东非地区许多部落和民族有着深厚的英雄崇拜和母性崇拜传统。
叶眉的坚毅、果决被视作保护神,而叶柔的温和、亲民。她主导的经济改善和外交努力虽在幕后,但其成果惠及百姓,则被看作养育神。
这种二元一体的形象,恰好契合了某些古老的神话原型。
联盟宣传部门早期为了凝聚人心,也或多或少地强化了这种个人魅力型领导,如今却成了制度转型的阻碍。
尽管联盟努力推广教育和信息传播,但广大基层民众,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百姓,对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运作依然陌生。
“总统”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不确定、可能被换掉、可能代表某个小集团利益。
而“女王”,尤其是带领他们走向好生活的女王,则代表着稳定、传承和超越部落的公正。
一些在现有体系下获得好处的地方势力,比如因为忠诚而获得地位的部落长老、在联盟新秩序下崛起的商人等,也倾向于维持一个他们熟悉且能直接效忠的顶层结构。
担心共和制会引入新的权力分配规则,损害他们的利益。
“我们忽略了文化土壤的特殊性,”叶眉揉着额头,疲惫地说。
“我们以为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民众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我们设计的现代制度。”
“但现在看来,他们是用自己传统的方式来表达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珍视——将其人格化,并顶礼膜拜。”
杨大从经济角度补充:“easu的信用,某种程度上也和两位妹妹的威信绑定。”
“很多民众觉得,钱上有她们的印记,她们在位,这钱就值钱。换一个不确定的总统,他们担心手里的easu会变成废纸。”
叶柔沉默地听着,墙上的地图标注着联盟辽阔的疆域,但此刻,她感觉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地图上的边境线,而是来自这片土地上深深植根于人心的观念。
夜深人静,王宫露台上,叶柔和叶眉并肩而立,眺望着远方零星闪烁的灯火,那是她们努力带来的光明,如今却仿佛成了束缚她们脚步的锁链。
“姐姐,”叶眉轻声开口,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我们好像成了自己成功的囚徒。”
叶柔叹了口气,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