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身为阁臣封侯爵也就算了,充其量就是一个徐有贞的奸贼,但是赞拜不名,是你杨廷和该要的吗?
对不起,大明不允许有这么牛批的人,今天你死定了!
尊皇讨奸,天诛国贼,正是此时!
“臣兵科给事中……请圣人诛杀奸相杨廷和,盖闻古之贤相者,功不自揽,过必自罚。
今华盖殿大学士杨廷和,欲以策立之功,行操、莽之事,假借先帝托孤,威逼圣人以皇太子之礼受笺……
杨廷和之子杨慎,籍父权威,借阅皇家刊印典籍不归私吞……父子二人皆为国之蛀虫,是故请诛之!”
忍了许久之后,六科给事中再也无法按捺心中熊熊怒火。
盖六科给事中本就有弹劾不法之权,闻得朝中有奸佞,焉能不发一言?
自兵科给事中伊始,朝堂喧哗一片,群臣义愤填膺,开启一场倒杨风波。
“臣吏部给事中……”
“臣户部给事中……”
“臣都察院……”
霎时间整个朝堂,充满着诛杀杨廷和的奏言,其中连毛纪、蒋冕、毛澄这些党羽,也没有跑掉被攻击的局面。
当朱厚熜看到如此阵势,瞬间他也懵了。
他可是谨记着袁宗皋所言,处事不要过激,要慢慢来,所以才酌情封赏,试探朝臣。
如何知晓,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引起如此滔天风波?
“这科道官员都是属火药的吗?怎么一点就炸?”
朱厚熜极为不解,封爵之事不说开国、靖难那一批,就是之后徐有贞封过,王越也曾封过,也见没起什么波澜,怎么到他这里就不行了?
让杨廷和惹了众怒,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局?
至于说宫内乘舆,那是朱厚熜看到杨廷和年龄太大,身体又被他气了一会,并不是很康健模样,又念及其劳苦功高所以赏赐,难道尊老爱幼,不是中国传统美德不成?
甚至于,他还想在所有事情,理清头绪,国家稳步上升之时,以后年龄但凡到达六十岁左右者,或者身体不是很健朗者,皆赐座乘舆上朝。
而赞拜不名,只不过是他突然一时兴起。
且其也只是呼杨廷和为元辅先生,并未直呼其名。
故而理所当然,觉得他人亦不可直呼其名。
非是如此,何以彰显朱厚熜无上尊严邪?
哪里会想到此番动作,纯粹就是好心干坏事,激起如今如此巨大波澜,导致朝堂骂声一片。
如果他细想一番,皇帝若只呼元辅先生,久而久之整个大明,他人焉敢直呼杨廷和之名?
不怕被人检发,一纸书状告到顺天府衙不成?
然其却莫名其妙的,将这个日后潜在约定,给捅漏出来了,让所有人不得不重视一二,无论是有意攻讦,或是阴谋策划,皆是如此。
如果百官仍然缄口,不发再多一言,士林及南京官员会怎么想?
是不是会认为,朝臣庇护奸臣?
且最重要乃是众人在此刻弹劾杨廷和,则必然能够在朱厚熜面前表现一番。
只要简在帝心,何愁日后无官可做?
“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