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继承三千年 > 第877章 鸥鹭忘机

第877章 鸥鹭忘机(3 / 3)

方素惜没有听过这首古琴曲,但她对鸥鹭忘机这个词却有颇深的了解。

鸥鹭忘机这个词出自《列子·黄帝篇》,其中《好鸥鸟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鸥鸟忘机”和“鸥鸟不下”两个成语,就源自这则寓言故事。

鸥鹭忘机的境界,被受文人和道家的推崇。

文人认为:人能忘机,鸟即不疑;人机一动,鸟即远离。

道家认为:形可欺,而神不可欺。我神微动,彼神即知。是以圣人与万物同尘,常无心以相随,此为鸥鹭忘机也。

裴松之注《三国志·高柔传》称引说:“机心内萌,则鸥鸟不下。”

辛弃疾《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说:“谪仙人,鸥鸟伴,两忘机。”

可见鸥鹭忘机的境界有多么受人推崇。

听了肖遥的话,最为高兴的就是方爸爸了,他个人最喜欢的古琴曲之一就是《鸥鹭忘机》,他没想到肖遥竟然会演奏这首古琴曲,心中倍感期待。

古琴曲《鸥鹭忘机》,是一首流传久远的古琴曲,相传为宋代刘志方所作。

现在能够查到的文献往前追溯,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

此曲由两个乐段加一个泛音的尾声组成,演奏技法上也不算很难,现代被定为5级演奏曲目。

随着时间的延续,这首曲子在历史上也多有变化,明清以来的《鸥鹭忘机》是一首颇为精致的古琴抒情小品。其意境深远,曲意隽永,指法细腻,哲理深邃,耐人寻味,越是修养高的人越能体会这首曲子当中的真意,也就越喜欢这首曲子。

这首琴曲规劝人们要心地善良,不要存有害人之心,初学者演奏很难体会到这首曲子的真髓之处,但哪怕是能够体会到其中意境的皮毛,都是心灵和修养上的一大进步。

这是一首能够陶冶情操的琴曲,如果能够有幸听到修养深的古琴大师演奏这首曲子,真的是心灵上的无上享受。

方爸爸太喜欢这首曲子了,琴声响起之后,便已经抛却了一切杂念,全身心的去体会这首曲子当中的意境。

《鸥鹭忘机》通过鸟的安详神态,表现了人们对鸥鹭忘机式的质朴,这首曲子对于技法的要求不高,但要想演奏出这首曲子的精髓,难度却极大。

肖遥的演奏技法早已经出神入化,一举一动丝毫不受技法窠臼的拘束,每一个动作都带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和谐韵律,无论是谁看到,都能体会到其中的自然和谐之美。

技法仅仅是表象,刚开始的时候,方素惜还会被他的一举一动所迷。但仅仅是片刻之后,方素惜的全部心神便已经沉浸到了琴声所营造的境界当中,早已经忘却了周遭的一切。

曲情充满生趣和怡然自得,和谐的琴声泛起,引导人们的思维赶往美丽的大自然,心境也随之而豁然开朗。乐曲表现了真、善、美的精神世界。

所谓的“忘机”,其实就是忘掉心机,道家文化主张人要尊重和顺应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当你存着那份心机想去改变什么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周围的一切好像是也在变化。顺应自然,顺应时机,把握时机,才是智慧。

技法仅仅是表象,刚开始的时候,方素惜还会被他的一举一动所迷。但仅仅是片刻之后,方素惜的全部心神便已经沉浸到了琴声所营造的境界当中,早已经忘却了周遭的一切。

曲情充满生趣和怡然自得,和谐的琴声泛起,引导人们的思维赶往美丽的大自然,心境也随之而豁然开朗。乐曲表现了真、善、美的精神世界。

所谓的“忘机”,其实就是忘掉心机,道家文化主张人要尊重和顺应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当你存着那份心机想去改变什么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周围的一切好像是也在变化。顺应自然,顺应时机,把握时机,才是智慧。

技法仅仅是表象,刚开始的时候,方素惜还会被他的一举一动所迷。但仅仅是片刻之后,方素惜的全部心神便已经沉浸到了琴声所营造的境界当中,早已经忘却了周遭的一切。

曲情充满生趣和怡然自得,和谐的琴声泛起,引导人们的思维赶往美丽的大自然,心境也随之而豁然开朗。乐曲表现了真、善、美的精神世界。

最新小说: 大日合欢吞天诀 游戏人生,全职召唤师,我为主宰 我当拉帮套的那些年 超能进化,我的女神军团! 焦渴症 豪婿((超级女婿)韩三千苏迎夏) 草根书记 俺不是孬种 超品兵王在都市 都市:我是绝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