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张谦见小童行动举止,思及前世今生,所悟者何。
一者,父母亲情不能斩断,只得顺天应命。
二者,他所见天真者,乃是大道自然,少年见事少,思虑少,便天真烂漫,此见山是山一层也,及至他,前世所学者,仁义礼智信,天地君亲师,乃是儒家学说。
儒道有相通之处,儒家之圣人为万世开太平,道家之圣人德泽万物,此为相通者。
然道有不同,道门讲无为,乃是修己身,修己心。儒家见天地混乱,民生痛苦。
道失而后德,德失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便有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之说。
此举虽善,却也固人于牢笼。可行于世俗,难行于方外。
张谦前世在儒家盛行的世界中摸爬,凡事讲究规矩,再者儒道相通,欲解此念,当徐而图之。
其尚未出山,见一条小径,人来人往,个个挑着扁担,扁担下挂着两个木桶,似富户人家的门童伙计。
他驻足观看,不多时,见一对青年男女嬉笑打闹着沿路而来,那男青年素色水合服,女青年草绿水合服,都挽抓髻。
上前问曰:“这些人为何来此取水?”
“想必道长是外地人罢。”男青年道:“此山名为甘源山,乃是山中有一口泉,泉水甘甜,以此得名。”
女青年道:“此水可医百病,城中百姓时常来此取水。我们今日便是来取水的。”
说着,晃了晃手中葫芦。
张谦道:“这葫芦不过装几口水,二位可真是不值。”
男青年笑道:“道长莫非不知这壶天之术。”
张谦哑然。男青年又道:“道长要去哪里?”
张谦道:“我欲往京师。”
男青年道:“我们便是从京师来的,不若同往吧。”
二人气度不凡,谈吐得体又不失空灵之感,张谦道:“叨扰了。”
三人同行,闲聊之中,得知二人乃京师周家的一对兄妹,兄长名叫周澄明,小妹名叫周静归。
父母俱是火居,他们自小耳濡目染,对经文、道术皆有研习。壶天即是彼家传法术。
传闻古时一卖药翁,悬壶于肆头,市罢即跳入壶中。后有一人入,见其中富丽堂皇,共饮毕而出。
是以世传壶天之术有二,张谦于春和观所学者,乃大小变化之术,表似法象天地之术。
此二人之术,乃是壶中别有洞天,表似袖里乾坤之术。
二人又问张谦名姓,张谦通报了。不料二人惊异,道:“莫不是于平都山领高功者?”
张谦道:“二位如何知晓?”
周静归喜道:“如今天下谁人不知。不期在此相遇,实三生有幸。”
周澄明笑道:“方才还笑道长不知壶天之术,实孟浪也。”
三人皆非俗人,并不客套。张谦为二人讲平都山之事。
二人则将京城中事告之,张谦方知自己名声大噪,尚未进京,已成名人。
心中感叹:想来少不了应对了。
三人将葫芦打满,下山,途经一小城,在城中住一夜,次日出发,又行半日,未时进城。
分别在即,二兄妹对视一眼,周澄明道:“我兄妹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