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有一句传唱度相当高的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而这句话,大部分说的就是明成祖朱棣了。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这句话的原话,来自于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蒙古得胜,班师回朝于北京时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而这句话其实是相当于为明朝定下了国策,后来也就渐渐演变成了开头的四个词。
至于“天子守国门”,这句话的原话实际上来自于《礼记》。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意思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官员与百姓共存亡,士族与国家律令(国君的号令)共存亡。
而之所以后来被用于明成祖朱棣身上,却是因为一名现代的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他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中,说到咸丰皇帝时,写到:“面对英法联军6000余人犯八里桥,咸丰没有动员兵民‘勤王’,全力守卫京师,而是准备逃跑。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jing,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国门’,抵御外寇入侵……咸丰皇帝在大敌侵入之时,不尽职守,不守国门,却带领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丰皇帝铸成了历史之大错、特错!”
原本不想干的两者,被放在一起比较之后,就越显得咸丰皇帝的懦弱无能,凸显出了明成祖朱棣的雄才大略。
而后渐渐的,“天子守国门”便和明成祖朱棣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不过,这种联系,虽是偶然,却也必然。
因为他确实身体力行做到了——不管他最初迁都的初衷是不是因为南方是朱允炆的地盘,而北方才是他自己的老家。
但你要知道,当时的北平,几乎和明朝最大的强敌蒙古接壤,这相当于把自己国家的政治中心时刻暴露在大敌的獠牙之下。
而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明朝在此定都了一整个朝代。哪怕是在后来稳固了南方后,也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做出将帝都南迁的举动。
明朝的末途之时,北平虽被攻破,但南方依然富饶,足以支撑一个皇朝的延续甚至复兴。而崇祯皇帝却选择了自尽,与国都共存亡,做到了“君王死社稷”。
虽然傻,但却忠实地将祖训贯彻到了生命里。
言归正题。
虽然那位科技大明的“明成祖”,走上了和陆渊这边的历史中完全不同的道路。
但二者归根结底仍是属于挂着同一个人,阅历和眼界的增加,却不会磨灭他的野心。
庸人看到世界的广阔会觉得恐惧,而强者只会摩拳擦掌,出发去探索。
显然,这就是石明心和朱棣的冲突点。
当然,也不是说石明心就是个庸人。
只能说,他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而且是那种将“和平”贯彻在骨子里的科学家。
这或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毕竟他是亲眼见证了一个世界因战火而彻底崩碎的场面的。
不过,这显然和朱棣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历史上的朱棣,在在位的22年间,五次向北亲征蒙古,迫使鞑靼称臣纳贡,甚至自己也病逝在了第五次亲征得胜归来的途中;南征安南,使得当时的越南被归入明朝领土;还有在南方设立的市舶司,专门用来接待来朝的外臣使团;派遣郑和六下西洋,使得永乐晚期,来朝贡的国家超过60多个......
这一桩桩的事迹,寻常人从中看出的,是当时明朝的强大,无愧于“永乐盛世”这个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