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六朝汉臣 > 第六十七章:为民著书

第六十七章:为民著书(2 / 3)

高呼。

“吾在齐鲁之地耕种多年,深知百姓耕种之难。虫害、洪涝、冻灾、干旱……少收……困扰天下百姓久矣。”

“吾耕种之时,在对付灾害上,略有所得,加之询问德高望重前辈,于数年之前,总结耕织技巧数十种。耕种、治害、施肥、收割……诸如此类。”

“为检验其真实性,吾曾经以一亩为试验田,另一亩田为对照田,进行比较。最终验得,方法可行。”

“若将诸多技巧中的通用方法在大汉推广,大汉每亩产量,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产一半。即,良田产出,在两石至三石之间!”

“此法,正是军费出于农业的底气!”

“吾欲将方法总结,著书一册,教天下农民。因为其源自齐地,吾特将其命名为《齐民要术》!”

良岳瞳孔逐渐变大,脸色彻底变了。

头晕目眩,有些不知所措。

刚才听到了什么?

为天下农民著书?

他一手撑地,借力,不顾仪表,慌忙的站了起来。

好家伙。

这牛吹的……有点过了吧?

哪怕是农家在战国时的诸子,都做不到这一点。

自古至今,从未有人做到这一点。

这个年代,写农学著作蕴含的难度,堪比制定一部新的历法。

农学著作的修订,涉及到探索、实验、成书、推广多个环节。

除非有皇室、农家的支持,仅凭一家一姓,断然不可能完成。

先不说这技巧的可信程度,单是那个产量增加一半,就有些匪夷所思,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除非长安强制推行,否则,没有哪个农民愿意冒着绝收的风险,进行耕种实验。

况且,农民根本不识字,传授种植之术这件事,最终还得落到地方上的蔷夫、里长、亭长这群人身上。

一家一姓,不可成!

这也是为何农家出现几百年,却没有人把心思投在这上面的原因。

不是不愿意,而是力量不够。

这上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足以榨干诸子百家财产的总和。

良岳抬起左手,用力的抹了一下嘴巴,试图缓解心中的惊慌。

伴随惊慌,他的声线出现了颤抖,似心电图似的,起起伏伏。

“阁下,这番话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君可知这番话意味着什么?”

“这是自然。”司匡抚手而笑,举止从容。

“呼!”

良岳长舒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回答的太淡定了,让人有些害怕。

这狂生真的知道修订农书的意义吗?

自古至今,统治者除了收税、大灾之年派人治灾,文人除了借底层群众疾苦发发牢骚之外,真正无偿为农民奉献者,凤毛麟角。

真要追溯上去,寻为民者。

恐怕,只有三代之前的三皇五帝时期了吧?

伏羲授渔、燧人生火、神农尝百草、黄帝传授衣住行之术、帝喾初定二十四节气以划四时节令、尧、舜亲自躬耕、大禹为民治水。

换而言之。

若真的修订了一部农业著作,绝对会被当世农民奉为仙神。

日后每年农业祭祀的内容,恐怕都要变上一变。

皇天后土之后,多了一个农圣。

虽然有呼啸的冷风,但良岳额头上的汗珠冒的越来越多。

他视线移动,望着惊呆错愕的观战者。

下方这群人,已经停止喧闹了。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