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明朝的覆灭让朱厚照尤为痛心,明朝的科技、经济不可谓不强大,清朝不过是明朝统治下的小小部落,就是因为明朝官场内部互相倾轧,所谓东林党人拉帮结派,打击政敌,让明朝内斗不断,耗死了明朝最后一丝元气,最终被清朝代替,大好河山落入清朝之手,最终华夏民族陷入了百年沉沦。
“李东阳还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吧”?刘大夏有些不自信。
“现在是不至于。但权利迷人心,谁也无法预料”,朱厚照悠悠的说,他自己也没把握,就事论事,历史中的李东阳是一个正直的大臣,从计除刘瑾可以看出李东阳而且能为人所不能为,忍人所不能忍。百官嘲讽他贪恋权位,示好刘瑾,他都能忍下来。李东阳门生极多,经常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这些在平时也没有什么,朱厚照知道了肯定也是一笑而过。但这一次是科举改革,涉及天下士子,李东阳可以说是士林的领袖,若他不支持改革,或从中阻挠,那对于大明朝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
朱厚照不能容忍别人打乱他的计划,他的终极目标是让大明成为一个帝国,让大明成为世界秩序掌握者和制定者。在这条路上,谁若敢以私利阻拦,朱厚照绝不手软。
朱厚照明白以现在的大明体制是无法进行世界争霸的,现在的西方已经开始殖民地的争夺,葡萄牙人的舰队早已经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并在印度西南的柯钦建立了葡萄牙在东方的第一个贸易堡垒。
西方的全球殖民已经开始泛起了浪潮,大明若还是保持农耕社会,不懂得进取,是无法具备未来的海洋争夺资格。朱厚照首先拿下朝鲜,是要先解决心腹大患日本,日本这个国家地处岛国,没有战略纵横,同时资源匮乏,逼得这个民族只能想方设法向外扩张,朝鲜是拿下日本的桥头堡,朱厚照计划在十年内把日本控制在手里。
而要想大明轻装上阵,上下一心。首先必须要有具备现代知识的人才,靠科举八股取士的人才不符合朱厚照的要求,所以他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进行科举改革,科举改革是这几年间朱厚照和刘大夏、杨一清、杨廷和讨论最频繁的事情。
刘大夏等人一开始也并不支持朱厚照进行科举改革,认为这样做会动摇国本,朱厚照费尽心思阐述道理,并告知未来的财富取之海洋,刘大夏等人仍然将信将疑,但朱厚照摆出未来大明将人多地少和土地兼并的问题,直言若不开拓海洋,人口泛滥的结果会拖死朝廷,只有像西山那样为百姓不断开拓新的活路,大明内部的矛盾才能化解,朱厚照为此不惜和他们进行了推演,推演的结果让刘大夏明白朱厚照的远虑,这才转而支持科举改革。
朱厚照对李东阳没有任何成见,相反,朱厚照很欣赏李东阳,在原本的历史中李东阳能忍辱负重,不惜牺牲个人名声,矢志除掉刘瑾和阉党,是不可多得的名臣。但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了,在朱厚照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掌控中,未来不可能出现万恶的刘瑾和阉党,李东阳的优势就成了朱厚照的心病,特别是李东阳在士林的威望以及李东阳和士林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