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左卫将军赫然色变,拔出腰刀,道:“太尉,你要造反?来人……啊!”
徐佑不见如何动作,左卫将军的腰刀突然失控倒转,刀尖刺入咽喉,双膝跪地,眼眸圆睁,一股一股的鲜血从嘴巴吐出来,倒地死去。
他的五名心腹校尉见状大惊,纷纷飞身窜向门口,准备通风报信外加调兵围剿。
徐佑轻拂袍袖,最前排几人的腰刀嗖的出鞘,后发先至,如同长了眼睛,避开人群,将这五人从后背穿透,全给钉在了门窗之上。
眨眼之间,死了六人。
一个左卫将军,五个校尉。
“还有吗?冥顽不灵,愿意为昏君效死,我可以成全他!”
剩余的将领里,最大的也是个校尉,他手心里全是汗,脑海里不知转过了多少个念头,终于还是对死的恐惧战胜了对皇帝的忠诚,扔了腰刀,扑通跪地,道:“节下愿奉懿旨,追随太尉!”
有人开头,其他人就好办了,学着那校尉跪地表忠心,道:“节下愿奉懿旨,追随太尉!”
徐佑还是平静之极的神色,道:“你叫什么名字?”
“节下常元吉。”
“好,现在升你为左卫将军,有没有把握控制宿卫军?”
常元吉满脸兴奋,差点被这个大饼给砸晕了,猛的挺直身板,大声道:“太尉放心,有节下在,宿卫军只听太尉一人的军令!”
“不是听我的,是听太后的,还有其他三位顾命大臣。”徐佑怕他能力不足,误了大事,道:“你再举荐几人,我任命为校尉,协助你料理把守宫禁。”
常元吉立刻举荐了六人,都是他的铁杆兄弟,有军侯,有都侯,能打能拼,关键时候靠得住。
徐佑把这六人提拔为校尉,又让常元吉派人去宫门外,将等候多时的唐知俭带了进宫。
唐知俭这次只带了一百人,是从镇海都里挑出来的精锐,全穿着宿卫军的军服,免得引起外界的注意。
到了卫署,唐知俭命所部百人脱掉上衣,露出精壮似铁打的身体,每个人的胸腹间都有十数道刀疤,身后却无一处。这说明他们都是在战场上正面迎敌时受的伤,从没有退却过一次。
百战余生,杀气如虹!
不仅常元吉深吸一口气,就是那些原本心里还有点不服气的将领们也彻底死了异心。
不用徐佑出手,单单这一百悍卒,就能把局面给控制住。
徐佑交代了唐知俭几句话,不许宿卫军任何将领单独行动,凡出外,必须由四名镇海都的人跟着,然后他骑马出宫,往玄武湖赶去。
玄武湖的龙舟竞渡正到了高潮,领头的三条船互相追赶,差距极小,再有数十米就能分出胜负,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湖面,唯恐错过了最后激动人心的时刻。
一人悄然走到何濡身旁,手里拿着一个鸟笼,低声道:“太尉已出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