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还可能是杨家的公主,萧媚更不会有什么想法。一方面娇生惯养的公主绝对不可能玩的过她,另一方面王言造反成功,绝对不可能立杨家的皇后,危及不到她的地位。还有一方面,则是她自信,她在王言这里的位置肯定比任何人都重要。
至少,王言不会跟其他的任何人再说造反的事情,这不是感情,而是利益联结捆绑。她是王言造反的助力,不论是后宅,还是连接其他人的当家主母,亦或是经营商事,她才是绝对的贤内助。
长于深宫的娇贵公主,哪里懂这许多,也不可能让她做事,真尚了公主,也不过是摆在家里充门面,提升一下身份的花瓶罢了。
王言哈哈笑:“夫人比我还有信心啊。”
“夫君是我看中的男人,必能成大事!”萧媚说的肯定,不容置疑。
“好了,再好生收拾一下,明日天不亮就得走。”
虽是才安了家没几日,但却也添置了不少的东西。别的不说,萧媚的那一大堆金银财宝就得装车运走,随身带着,家中的各种事项也要安置好,王言打的躺椅萧媚很喜欢,也要一起拿了去,省的到了那边王言没时间做木工活。
忙忙碌碌一番,睡了一觉到了第二天,洗漱一番,吃过了早饭,将东西都装到了晋王府派来的马车上,出城等到了杨广豪华的队伍出来,王言等人汇到队伍里去,就这么往并州过去……
原本时候,杨广是更早回封地的,不过这并非历史,而是演义,很多事情都是不能按照历史来看的。不过大致的走向却是没错。
比如在剧中,杨坚做梦,杨广派人散布谶言,那里有李元霸。而李元霸是老三,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的李建成、李世民都已经出生了。现在这个时候,李世民怎么也该有个两三岁了。
从大兴到太原一千三百里,队伍比较庞大,几百人一起,还有男有女,尤其要照顾到女人们的行进速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众人才到了太原,各自安顿下来。
杨广是并州总管,在隋朝,有总管和行军总管。总管是管民生,不能过多的插手军事。行军总管则是临时任命,战时一路大军的绝对老大,军政事一把抓,谁不配合就砍谁,权力大到没边。
不过这个区分,要看是什么人当总管。
毫无疑问,杨广是可以插手并州军事的,并且有相当的指挥权。哪怕名义上没有,却也不耽误他拉拢了这边的将官。
他在并州其实也有一段时间了,积累还是不错的,不说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至少拉拢了大多数。
这个能力,杨广还是有的。别的不说,只是杨广的大方,他就不缺投靠他的人。人们争来争去,各种的利益联结,无非权利二字。恰好,作为素有英名的晋王杨广,这两样都能给。
所以才到了太原,王言甚至还没有安置好家里,他就已经成为了并州边军的百将,由此也可看的出来杨广的急切。
杨广真是个行动派,王言立了军令状,他就催着赶着让王言赶紧的带兵杀进突厥腹地,赶紧给他杀出来一些军功。
这天,烈日当空。
校场之中,王言身穿皮甲,脚踩战靴,背着二十块青砖,扛着他的马槊在前面快速奔跑。在他身后,则是百余穿着皮甲,一样背着青砖的军士们,拉出去老长的队伍,咬牙切齿的跟在王言的身后奔跑。
王言的速度很快,他倒持着马槊,被他套了圈的人,全都挨了一棍子。
就如此,一百多人在校场之中一圈又一圈的奔跑着,不断的有军士瘫倒在地,死活跑不动了。
场边,杨广背着手,默默的看着场中的动静,他已经看了许久,从王言过来训话开始,一直顶着太阳看到了现在。
宇文化及擦着额头的汗水,看了看高悬的烈日,说道:“殿下,王言这厮好没道理,照他这么跑下去,这些军士都要被他跑废了,如何能打仗?更别说孤军深入草原。
更应该检验的,不是骑射功夫吗?这有何用啊?殿下,你对这厮太信任了,我看他这一遭,怕是要的枉费了殿下的托付啊。”
“直娘贼,乃父这么远都听到了你在那说坏话,殿下,让我儿化及随我一同去吧,让他草原上,去给那些突厥人讲讲道理。”
“跑你的吧!”杨广摆了摆手,止住了宇文化及反击的话语,他转头说道,“化及何必心急啊?若他不行,左右损失的便是这百余人而已。若他行,难道化及不希望本王立大功,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