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一听,无语看着办公室四周,
来了句,“我只当是你们个人的疏忽,不会正式写进报告,用来担忧我们官方媒体的反应迟钝。”
“???”
“???”
“???”
几个更懵了,“秦同志?到底怎么回事?有这么严重吗?”
老秦严肃起来,缓缓把两份报纸从庞清方、张路臣手里抽出来,与自己放下那份并排放好,推到他们面前。
“这可不仅仅是一份报纸那么简单啊,你们还是自己看看吧!”
三人皱眉,不解其意,终于低头看向那三份报纸。
仔细又看了一遍,然后,终于发现了哪里不对。
三份报纸放在一起才看出来,三...内容是不一样的!!
有重叠,但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差别的。
廖凡义不解:“怎,怎么会不一样!?他们一下发了三份?”
张路臣也不解,“可是,不对啊?发三份那就内容完全不一样,怎么还有那么多重复的内容呢?”
齐齐看向老秦,意思是:你应该知道,你说说吧!
老秦看着他们,“齐磊管这叫...信息定制!”
众从还是不解,“啥意思?定制啥啊?”
老秦:“用他的话说,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对待新闻事件的观点也不一样。自我意识也不一样。”
“那么对信息的需求也就不一样了。”
“他通过统计组的数据反馈,定制了不同版本的报纸,投放给不同需求和观点的人。”
“这就是信息定制!”
“我噗!!!”几个人一口老血喷出来,瞪圆了眼珠子,话都不会说了。
对了半天的眼儿,张路臣嗷的一嗓子,“这不可能!!”
“就算把500人往少了说,分5类人,他就要定制五倍的内容?”
老秦却是苦笑,“难的可不是五倍的内容,难的是把5000人的数据分析归类。”
“统计组、保障组从第三阶段开始就忙这个事儿,天天加班,都快死人了。”
廖凡义一滞,“那对啊?这不现实啊!”他接受不了什么信息定制。
“这还是5000人的模型,那要是放到互联网上......”
老秦,“别说了,互联网上比这简单。”
廖凡义瞪眼,“你咋知道,那几千万网民,多少数据。”
老秦冷眼,“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
几个人一下就愣住了。
老秦则道:“网络的大数据分析,国家已经推进快一年了。已经过了验证阶段,正式立项!”
“而且,不妨告诉各位,大数据分析的概念就是齐磊提出来的。我们和他第一次接触谈话,他重点说的就是这个大数据!”
“......”
“......”
“......”
老秦看着几个无言以对的老学究,“我早就提醒你们了,千万别小看他,他是个战略天才。”
“这么和你们说吧!”
为了引起这几个人的重视,不至于让这次实验偏离现实轨迹,老秦只能透漏一点干货。
“我实话告诉你们吧,去年的那事件,是他出的力。而且是在完全没有和我们接触的情况下,推演了那个结果,并且制定了一个完整的、近乎完美的计划。”
“如果不是他自己主动暴露,我们到最后很可能,事完了都还不知道是谁做的!”
“!!!”
众人瞪了眼,“真的假的?”
老秦,“真的!所以,别拿常理来判断他。如果不能重视起来,你们很有可能让这次实验受到损失,甚至失去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