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结果,后世已经很明显了。
再比如说,二马。
在老马人设崩塌之前,小马的风评拍马都赶不上老马。
两个人正好是两个极端典型,小马是正常商人的形象,高冷、一丝不苟,永远是衬衫西裤,金丝眼镜的形象。
形象管理到极致了。
事实上,后世闻名的互联网大佬,基本都和小马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你再看老马。
老马为什么要去拍电影呢?他那个智慧不知道自己拍了就得被骂吗?
都看到老马摇滚登台的照片吧?老马真的觉得那很帅吗?
一双布鞋,幽默风趣,再加上“马爸爸”的这个称呼,一个顶级富豪,让你感觉他离普通人好像没啥距离。
后世管这叫接地气!其实,专业一点就叫“领先的要主动”。
主动把自己从高处放下来,得人心,才能事半功倍。
再比如,老罗的段子,扎克博格的灰t恤,乔帮主的程序员人设,还有川建国那抽筋一样的推特。
柳纪向有一句话说的没错,这个世界是精心设计的。
可有一些是无意识的,也无需设计。
比如:
后世大火的韦神…
布鞋院士李小文先生…
哈工大扫地僧王晓琮先生…
是不是觉得,这些大神级的牛人和普通人没区别,比电视上发型一丝不苟、西装革履的专家更亲民?更值得尊敬?
这是无意识的,是追求更高的境界后的不在乎。
可是有些……
你真的相信一个能当上总统的人,是个神精病吗?
马爸爸不是真的想当你的爸爸,只是叫爸爸这个人设,可以给他带来好处。
齐磊看着众人,“我并不是在表现什么年轻、无畏,什么幽默风趣,我甚至不想给自己立人设。”
“立了,就是枷锁。”
“我甚至不是把三石公司的企业文化宣讲给社会,一个发布会说一说就管用了?”
“扯淡!!这种发布会上讲公司文化的,没一万家公司也得有八千家!”
“那是鞭策三石公司内部的,也是挡住外部骂声的!”
“谁再骂三石,谁就是不认同企业家的三句,能给我省下一点麻烦。”
“我的真正目的有两个。”
“第一,我很危险,不是柳纪向和畅想带来的这个危机,而是从一开始我就已经刀架脖子了。”
“比尔盖茨20岁建立了微软,乔布斯21岁创立了苹果。”
“现在,一个十八岁的中国年轻人身家十几亿,还是个互联网公司。”
“不用老外,国人就会把我套上中国比尔盖茨、中国乔布斯的名号。”
“这特么谁套谁死,尤其是我!”
“我怎么跟那两个比?那两个都是技术起身,我是靠运营起家。中国乔布斯不懂技术?这就是最大的隐患。”
“夸几天就得开始骂,早晚被骂死!”
“所以,得划清界限,我不是乔布斯,也不是比尔盖茨。我就是我,个性张扬,啥事儿都干得出来。”
“你们总以为我在建立框架,其实我是在跳出【框架】,没有框架才是最好的框架!”
“一想到齐磊,不套用任何框架,因为他做什么都有可能,都不奇怪。”
“这才是最好的人设!那就是没有人设!”
“第二,把自身价值,发挥到极致。”
“现在的商人,都太死板了。”
“光靠产品卖产品,靠广告博眼球”
“靠脸啊!!脸能办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