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奸事件虽然只是虚惊一场,
但是也给裴绍卿提了一个醒。
正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守捉司的保密工作做的再好,也难免会有纰漏,这次没出内奸,不意味着永远不会出内奸。
再退一步,就算守捉司的安保工作做的滴水不漏,
也难保不会有聪明的书商从刊印的祥瑞诗集倒推出印刷术,活字印刷想不到,雕版印刷还是有可能的。
荐福寺的僧人就是一个例子。
僧人能想到,书商难道就会一直想不到?
所以大规模刊印“经史子集”的计划必须得提前。
不然的话,就很难从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身上搜刮到油水。
当下裴绍卿便径直来到隔壁的学士院,找到弘文馆大学士元万顷。
刘祎之升任国子祭酒并参知政事之后,就由元万顷接任翰林掌院兼弘文馆大学士,所以要想刊印弘文馆的秘阁藏书,首先得征得元万顷首肯。
不巧的是,元万顷不在,却遇到了新科状元宋璟。
宋璟最近看来过得不错,整个人都显得红光满面。
“宋校书。”裴绍卿叉手一礼,又问道,“可曾见着元掌院?”
“裴司丞。”宋璟叉手回礼道,“元掌院刚刚出门,应是去堂厨了。”
翰林院的堂厨已经建起来,此举为裴绍卿在同僚间赢得极大赞誉。
“多谢。”裴绍卿道声谢,转身就往外走,准备去堂厨寻找元万顷。
“裴司丞稍等。”宋璟却喊道,“下官有一事相求,还望裴司丞帮忙。”
对于未来宰相的求助,裴绍卿当然是不会拒绝的,当下转身回头问道:“宋校书,不知你有何事吩咐?”
宋璟环顾左右无人,小声问道:“裴司丞,听闻守捉司下半年即将转录秘阁藏书?下官想要预定一套经史子集,不知可否?”
“你这是听谁说的?”裴绍卿道。
宋璟愕然道:“这难道不是公开的秘密吗?”
“公开的秘密?”裴绍卿皱眉道,“宋校书此话怎讲?”
宋璟道:“不是裴司丞你在朝会上提出来,要将弘文馆秘阁的十余万册藏书,由卷书转录为线装书?”
“只是转录为线装书而已。”
裴绍卿道:“没说要刊印经史子集。”
“害,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宋璟笑言道,“别人都说你裴司丞是雁过拔毛,石头掉在守捉司你都能想办法榨出油来。”
“秘阁藏书交由守捉司来负责转录,”
“裴司丞你不打算刊印经史子集来卖?”
“别人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信的。”
裴绍卿便只能够翻白眼,当别人跟你一样聪明?
不过,既然宋璟都已经猜到了,也就没必要再隐瞒,瞒了也没有用。
“此事请务必保密。”裴绍卿道,“不然要是让那些世家高门知道了,肯定会对政事堂的宰相们施加压力,到时候再想刊印秘阁藏书就难了。”
“裴司丞放心。”宋璟忙道,“此间厉害我晓得的。”
“好。”裴绍卿点了点头又说道,“此事我记下了。”
“多谢裴司丞。”宋璟不意如此顺利,不禁大喜过望。
宋璟的喜悦也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书籍的珍稀程度那是超乎想象的。
有句话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