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本家年初才与把持幕府的三好长庆缔结盟约,以求来牵制山名、浦上两家大名。
自不可能举兵上洛,去扶持足利将军,甚至攻取备前、播磨两国都会引发三好家的敌对。
自尼子经久在时四面开疆拓土,西州两道十一国尽在名下,可谓天下翘楚。
可问题,现在的尼子家虽然还是苇原霸主,但声势却大不如从前,先后毛利元就横空出世,夺取安艺国二十万石自立,随后又兼并备后国南部小早川氏为首的五郡豪族,已然成为心腹大患。
比起来继续艰难地攻取美作国,中井久包更倾向于先行退兵,待击退甚至剿灭毛利元就后,再另转身经略山阳道三国。
此刻停止进军,无疑是给了美作豪族喘息之机,不过两权相害取其轻,对尼子家而言,显然是毛利元就的危害更大。
尼子晴久敲打团扇,闭目思略良久后,方才正色回答:“为了稳定住局势,本家现在不宜与陶晴贤反目。先派人赶赴长门,告诉陶晴贤,我们对大内义长继任大内家督,万分认同,只要大内还愿意保持和睦,两家之间的盟约依然有效。”
“此为正理。”傅役中井久包点点头说道:“筑前守护杉兴运与丰前守护杉重矩两人因庇护相武良任,先后为陶晴贤所讨灭,长门守护内藤兴盛又是其谋乱的同党,如今北九州与防长各国尽数落入其手,暂且与其虚以为蛇,不失为上策。”
大内之乱,根本原因在于文治、武断两派家臣的争权夺利所致,相武良任为首的文治派更倾向于休养生息,以及经略更为弱小的北九州;而武断派的陶晴贤等人,因领地多在周防、长门、石见三国,自不愿意看见尼子家步步紧逼,鲸吞蚕食。
陶晴贤谋乱之初,虽然一反常态与尼子家极力友好,甚至将自己的养女也嫁与尼子义久,继续维持尼子、大内盟约,但双方对此都心知肚明,所缺的无非只是一个毁盟开战的契机罢了。
陶晴贤授意毛利元就出面,联络各国豪族组织起尼子包围,来进行试探牵制。
尼子晴久同样不甘示弱。即可发动埋藏在大内家的暗子,鼓动大内家重臣筑前守护杉兴运、丰前守护杉重矩以及石见国内的有力国人吉见正赖一同掀起叛乱,拥立逃亡北九州的文治派家宰相武良任为帥,起兵讨伐陶晴贤。
不过相武良任等人发生内讧,陶晴贤趁机拉拢受到排挤的丰前守护杉重矩,使其按兵不动,作壁上观。
相武良任、杉兴运两人以筑前一国兵马难以抵抗陶晴贤,相继战败,遭到捕杀。
随后陶晴贤便又伪造文书,声称丰前守护杉重矩也曾向大内义隆进过谗言,想要谋害自家,同样是扰乱大内家安定的奸佞,於是继而兵发丰州。
杉重矩追悔莫及,连忙上书请求出家隐退,并将家督之位传给了长子杉重辅,自己本人则主动解兵卸甲,单骑前往筑前国参觐,想借此来化解陶晴贤的不满,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一进入陶军兵营即可惨遭杀害。
其子杉重辅、杉正重闻得消息,嚎啕痛哭,见大势已于,索性弃守丰州,一起逃往安艺国投奔毛利元就,至此陶晴贤以铁腕平定了大内家所领的北九州与防长各国。
只剩石见国豪族吉见正赖仍旧固守在三本松城内,做困兽之斗,综合以上诸多原因,看完月山富田城传回的文书,评定室内的家臣团,皆认为当立刻撤兵,以免为陶晴贤所趁。
尼子晴久环顾诸人,说道:“陶晴贤现在兵马尚远在筑、丰二州弹压维稳。如何抢在其回军之前击退毛利土贼,诸位可有高见?”
左世清宗拈着胡须,思忖了会儿,开口说道:“毛利元就早有窥伺北备后之心,此时出兵也不算突然,早在出阵来美作国前,家督与我等对此便早有预料。所以,在出阵前,才特意留下赤穴盛清等人统兵在镇,以为留守,……於尽看来,确实大有成效,所以毛利元就才会在屡屡败北,不得已派其次子吉川元春转攻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