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军在那个时候,本身就是前方大将造反的催化剂,如果他们再尽职尽责、或擅自牟利,那就是火上浇油了。
“圣人圣明、大王英明!”李大亮、杜如晦等人听了杨集的话,心悦诚服。
杨集看了看士兵的装束,目光一亮,笑着说道:“这是东宫十率的兵。”
杜如晦看了那些士兵,分别不出来,不解的问道:“东宫十率?何以见得?”
“正是东营十率。”杨集向杜如晦解释道:“汉长安城是东宫十率的大本营,将士们除了训练,还要维护周边的治安;其二、其他军队头盔上的长缨是赤红色,只有东宫十率是白色,所以很好辨认。”
“原来如此!”杜如晦对军方这些细节,了解不多,此时听了杨集的话,这才恍然。
也许是他们的队伍太长,引起了城中军队的注意;当他们行至城东,一队骑兵迎面冲来,一名神清气爽、相貌堂堂的年轻的军官越坐而出,遥遥拱手道:“敢问使君来自何方、将往何处?”
杨集见他仪表不凡,年纪和自己相当,便朗声说道:“我是杨集,‘奉命’回京!”
年轻军官闻言,又看了看杨集的装束,连忙纵身下马,快步上前,躬身一礼:“卑职柴绍,参见大王!”
杨集看了他一眼,问道:“柴绍?不知与原东宫右内率柴慎是何关系?”
柴绍抱拳道:“大王,家父正是右内率,因功受封钜鹿郡公。卑职因门荫之故,不久前受封东宫千牛备身。”
果然是他。
杨集目光中露出了玩味之色,这货在史上虽然成了名将,不过开始是个抛妻弃子的渣男。
李渊造反之前,给他和平阳公主写了密信,信中说李家要造反了,让他们两口子前去晋阳相会,而当时,喜欢刨人祖坟的卫玄、阴世师已经盯上了李家亲眷。
柴绍好像是怕得要死,当他看了李渊的信件后,立即找到平阳公主,并且大气凛然、慷慨激昂的说:“我决定前往晋阳,助岳父打天下,便是死了也再所不惜,但残暴的官兵盯得紧,如果我们一起走,肯定走不掉。你说怎么办?”
平阳公主焉能不知柴绍意思?于是让柴绍一个人跑掉了,她自己留下来扛下一切风雨,并且以一个女流之辈,为李唐打下了整个关中,立下了足以令“名将名帅”们汗颜的功绩。
杨集也不知柴绍最后是怎么面对平阳公主的,但设身处地的想想,应该是相当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