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这栋别墅总共花费了多少钱”
吃晚餐时,姐姐问道。
具备花费了多少钱,温小芹还更清楚。
因为每次都是她付钱。
“还有郭师傅手工费三千多块没付,总共的话三万五千块钱。”
三万五千块就建成了一栋这样豪华气派的别墅,面积还这么大。
许静金也在想自己是不是也去找块地皮,起一栋新房。
潘大章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对他说“你们在铁珊笼矿居住,再回家建房子也不现实,再说你爸和几个兄弟都如狼似虎,你在家建了房,他们几个还不知道会怎样使坏呢”
“我建议你建房的事还是隔几年再说,到时候有钱了,去县城买个地皮建房,比在村里建房强多了。”
前世他两个弟就是利用坑蒙拐骗赚来的钱,在俞督县城购买地皮,建造小产权房出售,也发了大财。
“县城的地皮会有卖再说那县城面积小小的,有地皮卖也轮不到我们。”潘东玲担扰地说。
潘大章觉得有必要跟她开拓一下视野,说说末来县城发展的事情。
“你以为县城会一直这么大,不会向外扩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城会向外扩张,不用多少年河对面的水南村和楂林纸厂那片,还有东溪钢铁厂那些地方全部都会规划为县城范围。”
潘东玲还是想不到这么长远。
“隔一条河,怎么把水南村和楂林纸厂划为县城范围”
“现在是只有一座东河大桥,以后只要多修几座桥,俞督河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此时谁都想不到多年以后县城会发展到何种地步。
一条高速公路通过县城,京九高铁经过县城,二级公路都全部硬化。
土坯房逐步拆掉建成了钢筋水泥房,各种小区高楼大厦雨后春笋般涌起。
潘大章描绘的未来县城前景,家里人听了虽然不能想象,但是他们都一点不怀疑。
他说的事情每一件都可以实现。
他笑着对姐夫说“现在抓住机会,多赚点钱,以后我们也可以去成立一个房地产公司也行呀,还怕会没有房子住”
做为重生人,他熟知几次全社会的造富浪潮。
前世他懵懵懂懂,一无所知,过得庸碌平凡,但是这一世,他绝对不会错过每一次的机会。
第一次的造富潮就是八十年代干个体户。
以前做生意是被认为是投机倒把,被人嫌弃的,是不务正业,社会闲散人员迫于无奈讨生计的营业。
可是几年以后,人们才发现,那些腰缠万贯,过上好日子的都是那些做生意的人。
老板成了社会上最有能耐的人。
经商潮一直影响着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后来再去经商的才明白,再也没有八十年代初经商的那个环境。
各个领域人家都已经跑马圈地占据完了,随着时间的后移,竞争变得越来越残酷。
到了九十年代,另一波暴富机会又席卷而来。
当时股票刚发行,大部分人对这一新鲜事物不敢接触。为了“推销”股票,上级甚至以红头文件的名义,按人头分配,要求各单位吃国家粮的干部带头购买。
许多人当时还不愿意买。
谁知几乎所有的股票一上市就疯涨。
最先投资股票的,很多人一夜之间就成了百万甚至千万亿万富翁。
还有后来的中期炒期货,也是这种现象。
90年代后期的国退民进,庞大的国有资本在辗转挪变中一一变相廉价贱卖,私有化风起云涌,少数人成了巨富。
2000年初的互联网时代。
以及随之而来的房地产楼市暴富
当然现在跟姐夫他们说这些,他们也理解不了。
不过也不要紧,只要由他把握,这一世,一家人的生活肯定会过得财务自由,幸福安稳。
知道新房建成,多了十几张床,温小芹去买了十几套床上用品。
姐姐一家回来,甚至家里一次来几十个亲戚都不用愁没房间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