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餐,温小芹塞了一些钱给老爸,坐上车,跟大章回到县城。
潘大章先找到邮局,把户籍迁移证明邮寄给了师娘。
回到鹏程宾馆。
殷源告诉潘大章“潘修明说两个货柜今天就可以搞掂,因为上次他收购了几个旧货柜,换上玻璃,刷一下油漆就是新的,所以不用费多少时间。”
潘大章说“既然货柜做好了,那么就把货摆上去吧。”
他去开了保险柜,把一些翡翠品质稍低一点挑了一些出来,告诉殷源最低售价多少。
这一批翡翠都是挑选高品质的,所以他定的价格相对较低而已,比冈州首饰店的也贵了几倍。
比如手镯最低的也是八百块,一千二,一千五,甚至二千的也有。
凭这些翡翠的品质,相比其他店的售价,他标的价格也还是比较适中的,甚至相对还低。
殷源还担忧地问“老板,售价这么高,可能买的人不一定很多哦。”
他原来以为翡翠手镯二三百块一付算是价格很高了,谁知道大章告诉他,有些手镯需要卖二千多块。
潘大章对他说“看看吧,卖得就卖,卖不得就留着,反正这玩意又没有保质期。十年八年以后它只会升值,不会降值。”
殷源计划好了。
“我写些广告叫人到处去贴,再在电讯店外面增加一个玉器售卖的招牌。”
两人把玉器清点给殷源后,就开车去坪山矿区。
11点前赶到收砂站。
吕全东和胡文彬几个正在带人装车。
两辆货车,前面一辆已经装满了货。
后一辆正在装车。
吕慧兰正在开具出货单。
姐夫看见他的吉普车,知道他两人从京城回来了。
“你姐今天早上还在念叨,说你们两个人应该回来了,不知道今天会不会上来”
温小芹忙着去跟吕慧兰对账。
一个多月时间账目比较多。
大章跟姐夫聊一个月来坪山矿区的生产情况。
“b巷南采矿量相比之下在逐渐减少,因为那些岔矿越往上采,难度就越大了。总体来说那里一天出矿量也有一吨多。”
他穿上水靴,工作衣,戴上安全帽,提上电石灯,跟姐夫去b巷南。
来到巷口,呼呼的暖风从巷井深处吹出来。
姐夫找了一件厚棉袄,让他披上。
巷道里刮得耳朵根都生疼的冷风,吹在身上凉嗖嗖的,没有一件厚棉袄,还真的有点受不了。
巷道里一股硝酸铵的浓烈气味。
姐夫告诉他“b巷北那个柳东生停止开采了,a巷北的方程式也没有开了。a巷南的何润华还在开,每天出矿量差不多有一吨多。”
他疑惑地问“何润华租的那些采矿场不是跟我们都是同一条矿脉么,他家现在也是跟我们的方法一样采矿,可是他们每天的采矿量只有一吨左右,而我们却有二吨多,这是为什么”
潘大章解释说“同一条脉道,都会存在某一段储量更多,某一段储量更少,这都是很正常的。矿脉还有一种规律,就是越往下,储量越大。”
“按照你说的规律,我们这十几个采矿场,不要往上采,换个方向往下挖,可能钨砂储还更丰富哦。”
“有这种可能,不过采矿的话往上采才可以实现,往下采的话成本算起来就不划算了。”
前世坪山这两个老矿区巷井后来也没有人继续往下开采的。
闻上去空气有点混浊。
他对姐夫说“那个排风机要及时开起来,空气不好很容易出安全事故的。”
在采矿场下面巷道正好碰见曾凡全从采矿场下来。
他看见大章,高兴地说“小潘总,你好久没来这里了,今天终于来了。”
潘大章笑道“我在不在这里,也没耽误你发财吧曾师傅,怎么样开的那几个民窿出矿量可以吧”
经他手给他勘测的就有三个民窿。
那三个民窿出矿量每天一吨多肯定是有的。
三个民窿赚的钱每天上千块肯定不止。
许静金说“曾老板三个民窿一天出货至少一吨半,一个月赚几万肯定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