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元宵佳节。
府里的仆人们把灯笼都挂了起来。
吴诚看着满府的灯笼,开始担忧起灯笼的安全来,毕竟这些灯笼里点的都是明火。
明火悬挂在房梁上,本来就很危险,再加上那些纸糊的灯笼又是易燃的东西,让他不由担心,赵昆会在临走之前,表演一次火烧频阳。
但这个时候丫鬟们却很高兴,因为她们发现,这灯笼挂起来比提在手中好看多了。
而且还有识字的护卫,念出灯笼上的诗词,让丫鬟们感觉还有文化,很有逼格,竟不由芳心暗许。
就这样,不到半天,府邸的门前,门廊,甚至府邸外的街道,都挂满了灯笼。
吴诚依旧担心安全隐患,看着这些灯笼频频皱眉,反复强调要注意防火。
但仆人们却心不在焉,他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满心期待灯笼点亮的那一刻。
而同样期待的,还有王离兄妹和嬴元曼。
但这个时候,赵昆也顾不上他们的期待,因为他正在准备“孔明灯”。
在现代,元宵节里放“孔明灯”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年轻情侣,将祝福写在孔明灯上,许愿未来可期。
逝者家人,将思念写在孔明灯上,表达自己的情感。
生者男女,则把这种行为理解成向上天祈福。
当然,也有单纯的想看孔明灯能飞多高,然后惊呼一声:“卧槽!真他妈高!”
总而言之,孔明灯是个好东西。
赵昆喜欢孔明灯,所以仆人们挂灯笼的时候,他正在指挥篾匠做空明灯。
俗话说,不会做灯笼的艺术大师,算不上好的孔明灯工匠。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其实也不难,连学习了简单物理知识的王离都懂。
主要是利用“热空气向上”的原理。
而如果想让孔明灯飞起来,还得减轻孔明灯本身的重量。
否则光靠那点热空气,还飞不起来。
因为这时候的材料有限,只能采用竹丝编织孔明灯骨架,而燃料采用煤油最合适。
只不过要减轻重量,竹丝骨架,以及煤油灯加起来,都要比灯笼轻上不少。
这个过程,赵昆经过了反复试验。
大概花了两个多时辰。
但就在他快要成功的时候,有下人忽然来禀报,说公孙玉和嬴氏来了。
嬴氏来,赵昆还能理解,毕竟王离兄妹,嬴元曼都在这。
可公孙玉来,义父不来,算怎么回事?
莫非义父还在跟自己生气?
想到这,赵昆停止了实验,出门迎接。
而此时的公孙玉和嬴氏,居然在吴诚的陪伴下,站在院子里赏灯。
赵昆三步并作两部,走上前行礼,然后问了句:“三娘,我义父呢?”
“怎么,只欢迎你义父,不欢迎我们啊?”公孙玉还没开口,嬴氏便笑着打趣。
赵昆尴尬的挠了挠头,道:“没有的事,就是许久不见义父,怪想他的!”
“你义父最近很忙,没空来看你,倒是我比较闲。”
公孙玉说着,抬头看了看院子里的灯笼,笑道:“老远就看到你这里灯火通明,特意过来瞧瞧,没想到竟如此喜庆。”
“就是不知,这是何物?”
“回三娘,此物乃灯笼,等会天黑了,全部点亮才好看。”
赵昆的话音刚落,吴诚就忽然插嘴道:“不如现在就点亮吧,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