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东打断了汪佳茵的汇报:“菲姐太忙,不用麻烦她,去找高欢,请他给我们的电脑做代言。”
“高欢老师一般广告不接。”
“记得我唱的那首《从头再来吧》,准备由高欢发行。
我们再拍一段mtv,就拍东华员工自强不息的故事,比如太顺哥,李汉武、李丽娟,咦?都是老李家的人啊,行吧。
广告词就用:心若在梦就在,东华电脑伴你成功。
至于优盘和mp3,请笛声和文静代言,那首《知心爱人》也要拍mtv,然后把太顺哥勇夺mp3的故事再拍成广告片,广告词就用‘东华随身听,送给爱人的礼物’。
我们要营造一种习惯,那就是向喜欢的人表白,就得送东华随身听。”
汪佳茵想了想,这么搞,还真不错。可是,自己这个战略部长总被老总推着走,太被动了,人家耗子哥就啥事能自己说了算。
接下来,由罗浩汇报集团各企业员工队伍建设情况。
第二届“东华杯”职业技能大赛4月底已经结束,蓝市各家国企都没参会,因为上一届之后,各家都有人被东华挖走。
尽管如此,这次大赛的效果也很不错,集团内部员工比学赶超的氛围非常火热,带动着大伙的技能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而且这次大赛把范围扩大到燕蓟蓝,也收到了一定的广告效果,一批自觉有手艺,又没被重用的技师都想投奔东华。
目前集团内各工业企业员工技能考核已经结束,
东华从现在开始推行“八级工”制,各个技工工种一般分为8个等级,但不是简单地划分为1-8级,而是分工、师、匠三个档次,具体说就是:学徒、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大师,大匠、神匠。
这些等级分别对应着初学乍练、一知半解、略有小成、驾轻就熟、出类拔萃、深不可测、登峰造极、出神入化八个形容词,东华服装厂正在按照陈立东的要求,研究可以佩戴的徽章,用粘扣黏在工装上。
带上徽章,平时就是荣誉,在一些场合,技能就是权威。
工资档次差别也不小,学徒一般是刚毕业、实习期的新手,一般给三个月的试用期,工资800元起步。
定上初级工,马上工资就1500起步,中级工、高级工的级差是200元。
一般来说,庸庸碌碌混日子,到高级工也就到头了。
要想成为技师,就得出类拔萃,简单地说,能开别人开不了的机器,能干一般人干不了的活。
技师,平常也会进车间或者下工地,但肯定是背着手巡场子,基本上就属于中层领导了,工资2500元起步,岗位绩效系数1.5-1.8的存在,一年保底拿到5万。
一年拿5万,啥概念?比得上镇里的书记,刘庆华都曾经跟陈树俭说过:你们的工人比我还牛逼。
到了大师级别,就要在这个工种、这个行业有一定的权威,能被全国同行挑大拇指的存在,等同于大学教授,可以传道授业了。
这样的人,不单纯是手艺人了,理论加实践都得过硬,往往会在东华哪个厂子任总工,或者被抽出来搞技改、搞项目公关。这样的人,基本工资5000起,绩效系数3.0,年薪最少10万,干到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定的年限,还会获得奖励股。
匠师,类比工程院院士,能够在某个领域深研,不断攀登技术的高峰。
匠神,不解释,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到那种境界,肯定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独孤求败了。
这就是陈立东琢磨了好一阵子,指挥罗浩搞出来的八级工制。
目前,东华集团大师级别的只有马建国、肖霍洛夫、沃罗宁、张宏振4人。
技师等级的也不多,张兵、李太顺、陈天一、尹立山家爷三个、陈立春、任建富、李昊、武建军、武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