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营帐,孙策和周瑜倒是清醒着!
“今日一见,董杭当真是有大气魄之人,人生难得的知己。”孙策说道。
“公子,你可曾细细留意,董杭不论是对我们的性格还是对时局,又或者是对细节都把握的极其透彻。”周瑜说道。
“公瑾何意?”
“公子你细细回忆,他在接受公子的邀请的时候,就说了,公子你不是代表袁术,而是只代表你自己。这是细节,而他能一语点破公子的性格,这是对性格的把握,还有更可怕的……”
“是什么?”
“公子你再想想,董杭一语点破我们必会横扫江东,他早知公子欲自立,其目标指向正是江东之地,就这份心信,世间少有,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周瑜说了一句。
“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了,董杭其心智气魄,绝非常人能及,果然是与袁绍和曹操平起平坐,与袁术陶谦争雄的人物,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的确是名不虚传,就这份胆识,心性、才智、气魄,绝非袁术等辈可比,此人十七岁早已名动天下,而将来,必是横扫天下的人物。”周瑜说道。
“这在袁术手下这几年,还是今天最痛快。将来,就如董杭所说,我和公瑾你,必要横扫江东!”
“公瑾必誓死追随。”
……
鹛坞,八月十五中秋,同样是欢庆之日!当然,董卓除了有些思念董杭和董白以外,估计是刚生出思念的念头,就自己欢庆去了。
嗯,是和他的美妾们,这当然不是不思念,但那有个啥用啊,他们又回不来,他今天下午倒是去西院,去逗了他的孙子孙女们一会。
也算是把对董杭的思念之情,统统的报在了他儿子和女儿的身上了吧。
董奇依旧顽皮,还有其它的小孩,在几个月的时间中,慢慢的长大。
不得不说,小孩成长的速度就是快,圆月之下,董卓就在前厅,此时歌舞升平。
“报,相国。”李儒匆匆而来。
“何事啊,李儒。”
“前线捷报,兖州,少公子假托围魏救赵,直接吓的陶谦退兵,而张济张绣,声东击西,伏击陶谦的侧翼,陶谦败退徐州,兖州已归于朝廷。”
“好!”董卓大笑道,手一伸,李儒赶紧递上奏表。
董卓打开,从上到下扫视,其首功正是他的儿子啊,这袁术已经是连败两阵了。
兖州已归于朝廷,那么就只剩下了豫州。那么接下来的战局,兖州一败,袁术必军心动摇,再者,兖豫二州相连,便可以从兖州分兵合击袁术,那么袁术将陷入了被我军包围的局面,这是利于我而不利于敌。
所以这个消息,不能说不震憾,而董卓在等的,也正是这个消息。
“相国,还有一事。”
“何事?”
“相国,你今天做了外公了。”
欢乐之声就在他的身后,在他的前面,是银光洒在地上的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