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是如此,我们以乱击乱便是,”仲长卿强振精神说道,“我等在河口有万余悍勇,我就不信真不如徐怀在溧水、当涂等地仓促招募的民壮乡勇”
号角声从大雾深处传出,徐怀勒马稍停,倾耳听去,应是敌寨之中传出。
此时雾气在天地间弥漫,二三十步外的人影就已经变得模糊起来,耳畔充斥的都是人马前进以及甲片簇动的声响,仿佛置身奇异的海洋之中。
虏兵的号角声,对藏身大雾之中前
进的义军将卒及选锋军健锐而言,也是全速前进、即至即打的信号这一刻四周就像掀起一股巨大的风潮,在大雾的深处涌动起来。
大雾会给进攻方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都不能确保所有的兵马都能如期进入预定的战场发动攻势,也没有办法用传统的手段对全军进行统一的指挥,只能通过号角、战鼓向全军传递进攻再进攻的信号。
大雾之中,除了进攻再进攻之外,几乎没有办法进行其他的战术部署与调动。
当然,大雾同样也会给敌军带去混乱,甚至还会更严重一些。
一方面敌军水师战船很难在大雾中驶入秦淮河进行增援。
一方面在义军及选锋军将卒突入敌营之后进行厮杀,看上去双方都会陷入无序混乱之中,但情况总是对进攻方,对更有准备的一方,哪怕这个准备仅仅是心理建设,都会更为有利。
大雾会遮挡敌军的视野,限制敌卒弓弩乃至投石机、床弩等战械的使用。
不过,趁大雾发起强袭,特别是发起后无法讲究排兵布阵,只能蜂拥而上,唯大胜才能终止,一旦进攻受挫就会遭到惨烈反噬,甚至导致大溃败,都绝对称得上又一次的军事冒险行动。
然而趁大雾发动强袭,却适合此时在牛首山聚集起来的上万义军的作战风格。
义军将卒主要来自自幼习武、有操练基础的禁军将卒子弟,是合格的兵员,但即便如此,大部
分将卒没有正式编入营伍,老卒、老武吏也只是占到少数。
义军将卒倘若列阵与敌作战,无疑是自曝其短。
然而趁着大雾对敌营发起强袭,则能掩其短而发挥义军将卒士气可用、武勇敢战的风格。
而聚拢于牛首山的义军将卒,此时最大的特点就是士气可用。
甚至相当一定程度上义军将卒也将局限于此
他们是看到虏兵践踏其土,胸臆间热血沸腾,奋而拿起刀矛反抗,然后接受徐怀的号召,往牛首山聚集过来,想着与渡江虏兵决一生死。
但这仅仅局限于江南,局限于建邺附近,局限于他们保护家园的决心与信仰。
不过,大部分义军将卒是不愿意离开家乡作战的,因为从保护家园到保护家国,从保卫家小不受虏兵践踏,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式的保卫黎庶百姓,需要时间进行更深一步的思想动员与教育,对于绝大部分目不识丁的义军将卒,很少有人能天然跨越这一步。
这意味着一旦虏兵从江南撤出去,相当多的义军将卒就会有求去之心。
徐怀即便依旧可以对义军将卒进行强征,但士气、军心都不可避免会出现严重的动摇、滑落。
然而有这样的朝廷掣肘,徐怀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或操作空间,从容将义军将卒转为京襄所掌握的募兵毕竟义军将卒主要来自于诸部禁军将卒的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