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过去的自己写一句话,你想写什么?
别那么拼,姑娘。
——余暖日记
“八桂大地,壮族之乡,风景秀丽,物产丰饶。瑰宝桂林,特为尤甚,山水如画,闻名遐迩。我爱我的家乡,我为自己是一个桂林人而感到自豪。”
这是一篇题为《我爱我的家乡》的作文的结尾,排比造势加句末点题,语文老师毫不吝啬地批了个“优”。
余暖觉得不可思议。
事实上,在去外省读大学之前,她一直生活在桂林一个县城里,活动半径从来没有超出这个范围。瞧瞧这字里行间对桂林的细致描写和夸张赞美,让实际年龄已经有三十岁的余暖不禁想到一个字:假。
半虚构作文,鉴定完毕。
而一旁的同桌调侃道:“又得吃免费的午餐啦!我心里冒酸水。”
“嗯……嗯。”余暖压低语气,硬生生将疑惑过渡成肯定。她的作文被印在一本a4纸订成的册子上,这是学校自己制作和发放的优秀作文册,它的名字叫《春苗》,但凡作文被选中的同学,都将得到学校的实惠奖励:吃一次免费午餐。
余暖不记得初中的自己吃了多少次免费午餐,可以说从初一到初三,她的作文每次都雀屏中选。在这里要特别感谢特别喜爱他的语文老师,只有语文老师推荐的作文才能刊印。
余暖想,要珍惜,这是最后一次了。她估计自己再也写不出这种作文了。
说来玄幻,余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初三。更悲催的,是距离中考仅仅还剩半个月。她把大腿都掐青了,欲哭无泪,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并且余暖不无理由相信自己的人生轨迹将发生180度大逆转。她除了英语和历史的底子还在,其他学科的知识全都还给老师了,这真是一个令人憔悴的重生。
这天上课,物理老师发现自己的得意门生一直低头奋笔疾书,他望着投影在幕布上的中考仿真题陷入沉思,难道这个平时考80多分的学生已经会做这类题型了?要是没记错的话,这类题型是她的死穴,一碰就完,从来都只是得公式分。
接下来的一周,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发现了这种情况。
你教你的,她做她的。
星期五,最后一次放假,余暖同隔壁班的陈宗舟一起走回家。他们家离学校大概有十五分钟的路程,不算远,没必要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