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 > 第一百九十七章:完美半导体

第一百九十七章:完美半导体(2 / 3)

煎熬的两个小时过去,才到地方。

下车,入目是一片连绵高大的铁皮厂房,厂牌上十几种语言的文字注释,围墙铁门,穿着各异的劳工往来穿梭。

安娜坐的后面辆车,看见里维斯和林岭东两人,笑着说:“你们相处还挺不错呀?”

里维斯强装笑颜。

阿尼尔,乌代,柯伊拉拉,站到身后。

林岭东点头:“还不错,我们聊得很愉快,这什么地方?”

事实上,安娜提前给了一份简报,可林岭东太忙,没时间看。

安娜抱着小包:“门格拉电子产业园,班加罗尔最早的电子产业园区,占地2000多亩,总共300多家公司,主要生产分立元器件,电容,电感,电位器等等,电子管和光电传感器之类的,分包下游产业链,比较分散,基本上所有的元器件都能找到,也有少部份IDM企业,莫杜尔电子厂就在里面。”

莫杜尔电子厂,130万美元这家,产品拉稀,拥有40台单晶炉,厂子有20多年历史,相信人才还是挺多的,尤其是单晶硅这一块儿,林岭东很感兴趣。

“行吧,进去看看再说。”

产业园历史悠久,修建于1978年,20年风吹雨打,钢铁框架,铁皮篷房已满是锈迹,车辆与劳工穿梭,人流如织,豪不设防。

安娜带了部模拟电话,摩托罗拉的大哥大,拨通之后很快来人,几个企业主一样的家伙走了出来。

仅他们这个程度,还无法结识里维斯这样的大佬,只是毕恭毕敬的打了招呼,就带进厂子里去。

10分钟之后,来到一处砖混建筑,头顶上不再是铁皮篷房了,厚实的混凝土封顶,主体建筑是两栋三层高的厂房,厂区大门被围墙封了起来,铁皮大门也是锈迹斑斑。

第一栋建筑,是产品的组装和封装车间。

林岭东扫了一圈儿就没兴趣了,这间工厂,连光刻机都没有,其领导人赫里尼克,最早是搞电子管的,主攻军事通信设备,国防,雷达,导航,大功率真空电子管搞得不错,员工最顶峰时,达到了700多人,也曾有过辉煌,可自从80年代苏联倒下之后,电子管没落,就逐渐垮丝。

前几年,才向晶体管转型,投资300万美元,在电子产业园投产新厂,新建了无尘车间,搞来40台单晶炉,开发各种半导体器件。

可技术贼拉胯。

林岭东问了一下,他自己都算门外汉了,可对方更加门外汉。

只能做模拟电路,诸如定时器,温控芯片,电相控制,滤波芯片,扫频芯片等等,手绘电路图,产品也局限于功放机,洗衣机,电视机配套,这都是他以前的设备直接拉过来,又旧又破,工业自动化都谈不上了,因为他们连单片机都不会。

这就是个典型的,转型失败的产业。

做电子产业,人才,极其重要。

人才的重要性无比重要。

一个关键性的人才,技术核心,远见卓识的领导,才是企业的生命力。

1987年,中国深圳,一个43岁的国企高管,由于工作中的决策失误导致公司损失200万,作为当仁不让的背锅侠,这个倒霉的中年男人被公司裁掉。

面对人生需要推倒重头再来的巨大打击,这个男人并没有就此落魄,而是筹集了两万块,在深圳一间出租屋内,创建了一家以代理港岛公司生产的交换机为主业的公司。

这家公司,就叫华为。

而同样是1987年,一个55岁的中国台湾老男人,作为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的第三号实权人物,由于对公司发展方向不满又无力改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本该准备退休安享晚年的年龄,辞去高薪工作。

毅然决然,回到台湾白手起家。

在年过半百的年龄,开始着手创建一家属于自己的半导体企业。

这家企业名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简称为台积电。

最新小说: 狂龙下山:我是国手仙医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末世:求生游戏,我跟丧尸学斩仙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 狱出邪龙 真千金她一抬眸,海城大佬齐低头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无敌纨绔,归来祸乱天下!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联姻多年后,她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