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军队从西宁、新城开拔的时候,刘承宗还专门召集军中掌令官,让他们注意军中士兵的心态,要告诉他们此行的正义性。
开始慢慢走的时候军队的士气不低不高,唯独下令急行军,人们反倒都振奋起来了。
刘承宗也是召集部下询问之后才知道咋回事,其实说起来原因挺好笑,就是因为士兵终于离开了河湟。
不是为了打回家乡,而是随着离开河湟,他们作为元帅府士兵那种人上人的感觉又回来了。
河湟挺好,但河湟均田丰收之后的几个月,元帅府的士兵除了河湟本地人,都活得很憋屈。
均田之前,河湟的老百姓既患寡也患不均,元帅府士兵尽管没啥军饷,但每人手上都有够好几口子活命的粮,哪怕没仗打,他们都能靠口粮养活全家人还能接济别人。
大元帅府的士兵是天底下最骄傲的军人,哪怕降兵走在路上都挺胸抬头。
但均田丰收以后,心理上的落差就来了,人人都过得好了,家家户户都有了几乎吃不完的粮,拿着余粮卖给元帅府,又有了花不完的银子。
元帅府的士兵们突然发现,自己手上的粮食好像也没那么多,银子就更少了,抛头洒血不如在家种几亩地。
人们隐约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可是又说不出究竟哪里不对,他们造反就是因为自己活不下去,如今看见元帅治下百姓活得高兴,他们也打心眼里高兴,但就是觉得自己好像亏了。
他们不怪大帅,大帅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们,不论任何时候,士兵的粮饷从来没断过,但确实不少人都产生了解甲归田的想法。
好在时间没有长到让他们下定解甲归田的决心,毕竟这帮外乡厮杀汉确实不太会种地。
这种落差直到进入屯牧营和土司的领地,才终于消失,这边人虽说日子过得也不错,但畜牧业为主,粮食在这儿依然是稀缺的硬通货,他们固定的身价再次倍增。
人们这才勐然惊觉,天底下不是哪儿都像大帅治下的河湟一样,他们要去甘肃,甘肃还没有均田,那里的百姓依然在刁民的统治下活得很苦,他们将再一次在翻云覆雨间改变一切,享受人们的爱戴。
攻破嘉峪关,他们依然是受人尊敬且骄傲的战士。
怀揣着这样的信念与小心思,元帅府前往嘉峪关的五营军士无比振奋,人们在烟尘纷起的戈壁行军中干劲十足。
当人们抵达肃北,刘承宗终于下达命令,数以千计的塘骑在戈壁山谷间交替穿梭。
简单口令随塘骑的黄色令旗与赤色棉甲在马背上奔驰,它们带着戈壁沙丘的扬尘,在消融的雪山峡谷回荡,穿过一望无际的盐湖和奔腾的融雪河畔,最终清楚地传进张天琳的耳朵里。
口令只有四个字“进军甘肃”,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