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修永是客巴巴的贴身太监,也同样是朱由校的贴身太监。
客巴巴与朱由校,几乎什么都共享。
“是,陛下。”毛修永当即答道。
“陛下,现在就不怕有人再乱嚼舌根了,所欲阁臣一致赞成陛下恩赏韦宝。”客巴巴提醒道:“真该让张皇后看看。”
“对的,你不说,朕险些忘了。”朱由校点头之后,对毛修永道:“明日下午朕见阁臣,也让皇后来,让皇后在后面听一听!省得她一直烦朕!真要让皇后知道,大臣们之间,遇事也是会商量的,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由朕亲自去做,那样的话,还要那些阁臣干什么?还要数万大臣做什么?大明的事情,都让朕一个人做吗?”
“是,陛下。”毛修永答应。
“好了,陛下,早些歇息吧?”客巴巴柔声道。
“再等一等吧,还很早,朕还有一点活没做完,奉圣夫人要是困了,就先就寝吧?”朱由校温馨的看着客氏。
虽然年纪差了很多,二人却很和谐。
“不,奴婢等陛下一道就寝。”客巴巴甜甜的一笑。
朱由校笑着站起身,伸个懒腰,才看了几道奏本,他已经厌烦不已了,最怕的就是处理这些琐碎政务。
次日,朱由校照例没有参与早朝,下午倒是如约面见了几位阁臣,同时让人将张皇后也找来了,让张皇后在帘子后面听他与阁臣议事。
朱由校对皇后还是很有感情的,很多时候,他理政,更像是为了做给张皇后看,有点像现代的小学生为了应付家长而完成作业。
张皇后对于陛下这回能叫她躲在后面听政,有点意外,同时有点欣慰,觉得陛下毕竟还是有些责任感,并没有完全荒废国事。
“今天叫你们几位来,是问一问给韦宝恩赏官职的事情,还有,朕想听一听你们对于都察院和大理寺开展京查大计的看法。”朱由校道:“听说都察院和大理寺又闹的不可开交,你们都说一说,症结出在哪儿?”
“启禀陛下,杨涟家人状告都察院和大理寺的许多官员,举出许多罪责,很多罪责都是很难分辨的罪责,所以闹的人心惶惶。臣以为,让他们自行查处便可,内阁再适当监督一下,底下人肯自查,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至于陛下恩赏韦宝官职的事情,内阁大臣们都商量过了,大家都觉得韦宝是个人才,又是新科探花郎,同时又是东李娘娘的弟弟,能者多劳,多做些事情,于朝廷是有利的。”首辅顾秉谦首先回答。
躲在帘子后面的皇后张嫣偷看,顾秉谦、朱延禧、魏广微、周如磐、黄立极、冯铨、丁绍轼等阁臣悉数到场,看样子,顾秉谦的话不假。
这让张皇后很疑惑,明明昨天爹爹入宫说了韦宝委以重任的许多坏处啊?不应该是东林党大臣很反对的吗?为什么东林党大臣们会忽然改变了态度,也都赞成韦宝加官了?
张皇后对于朝政比较熟悉,可能比朱由校还熟悉一些,她是能分清东林党与阉党的势力斗争,以及其中的很多微妙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