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前要是想上奏皇帝,首先要达到一定品级,不能从九品,从八品这些小官也经常给皇上上奏,那皇帝根本看不过来。
其次,要经过中央各部和内阁,比如你要钱的,就得经过户部,然后经过内阁,最后交给皇上。
要打仗了,边关告急,要告诉兵部,然后交到内阁,内阁再给皇上。这个过程中,很多折子就石沉大海了。
因为说不定内阁觉得这破事也需要告诉皇上?这破事也敢告诉皇上?这破事也能告诉皇上?于是,皇上就看不见了。
皇帝对下面的情况自然不太清楚。
康熙这个办法,说白了就是越过各部和内阁,直接交给皇上。
地方一定品级以上的官员,可以随时递密折。
密折内容也不限,报灾,请安,邀功,请罪,告状,弹劾,甚至是想皇上了,都可以。
这样,对地方控制就大大加强了。
而且减少了作弊风险,因为一个人再牛,也不可能搞定所有官员。
总有人和你不是一条心,一纸密折告你一状,皇上就知道了。
清朝加强皇权,不太靠特务。
因为吸取了明朝太监乱政的教训。
雍正搞了军机处,军机大臣类似于皇帝秘书,没有固定职务,也没有固定的品级。
直接在皇帝领导下,圣旨也不经过内阁了,而是直接由军机处发给大臣。
军机大臣跪奏笔录,那是妥妥的皇上的忠实奴才。
军机处直到宣统三年才废除,那时候大清都要完蛋了。
至于控制舆论,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空前绝后。文字狱就是干这个的,犯了事的人有时还不知道自己咋犯事了呢,就因为某句话,或者某个字,犯了忌讳。
关键这个忌讳不忌讳的没有明示,说你犯了就是犯了。
当然,韦宝不会没事找事说这么多,端出一个文字狱,在韦宝看来已经足够了。
要不然,大明的皇帝的确是太软了一点。
“韦爱卿,你再详细说说。”朱由校道。
韦宝点头:“陛下,就以现在的杨涟左光斗案子为例。杨涟的奏疏竟然怀疑皇帝不圣明,本来就是狂暴悖逆,丧心病狂,定个大逆不为过。至于左光斗等人,那都是朋党,可以一并斩首,又何必去追什么脏?陛下想如何治罪就如何治罪,不必罗织罪名!就从他们的言行入手即可。要让整个大明的臣子都知道,藐视皇权便是天下一等一的大罪,如何判都不为过。”
“好!”朱由校振奋的站起身道:‘说的好!’
“谢陛下。”韦宝赶紧谦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