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特木尔看不到汉字,交给身边一名略通汉字的谋士一般的人。
谋士看了看书信,也只是能看懂一个大概,觉得问题不大,对卓特木尔点了点头:“主人,书信问题不大。”
卓特木尔本来就对曹文诏这路人马不是很怀疑,因为他认得明军的服装,如果是建奴假扮的,要搞这么多衣服有困难,要搞这么多一看就知道是汉人的人来假扮也有困难。
而且,如果是要搞偷袭,一定得派精锐的八旗兵假扮,否则才千把人,劫营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满人和汉人,蒙古人和汉人,还是很容易区分的,肉眼就能轻易区分。
卓特木尔客气的请曹文诏稍等,他回去向他父亲禀报之后,并且腾出帐篷,再请曹文诏的人马入内,请曹文诏等一炷香功夫。
曹文诏也没有生气,这都是应该的,在雪地走了两天,也不在乎多等一下。
卓特木尔会这么客气,因为感觉曹文诏的人马和一般大明的边军很不一样,好像每个人都很有精神。
实际上,曹文诏带兵一直很有一套。
大明的军队不是全都不能打的,更不是全都因为东林党的**,因为阉党的**而不行的。
原先,在现代的时候,韦宝也时常以为明朝亡于所谓文官集团无血性气节,后来看了一些闯军的战历,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大顺军与明军的战争过程实属惨烈之极,明朝被大顺军歼灭的重兵集团、击毙或者俘杀的文武高官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可以说在此过程中,农民军与明朝军事机器、北方官僚士绅集团确实两败俱伤,且结怨甚深,这都为清军之后的迅速推进埋下了伏笔。
这些人当中包括陕西总督傅宗龙。
傅宗龙在1641年,从狱中释出,起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由陕入豫,与保定总督杨文岳合围李自成、罗汝才联军。
中伏大败,逃至项城,走到离项城只有八里的地方,起义军追上来,活捉了傅宗龙。
然后到城门前喊道:“我们是三边总督的护卫官兵,请打开城门让总督进去!”
傅宗龙大声喊道:“我是三边总督,不幸落在贼兵手里,左右都是贼呀!”
起义军向傅宗龙唾口水,傅宗龙骂他们说:“我是朝廷大臣,要杀就杀,怎肯替贼赚城门来苟活!”
起义军抽出刀向傅宗龙砍来,傅宗龙被砍下头颅,倒下了,起义军又割下他的耳朵、鼻子,傅宗龙就这样死在了城门之下。
陕西总督汪乔年也是硬骨头,东林党实际上并不缺硬骨头的大臣,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见杀于农民军,汪乔年代之,奉命掘李自成祖坟,会师出讨。
1642年,汪乔年召集散亡士卒三万众,命令贺人龙率领。李自成“尽锐攻之”,贺人龙等不战而走,汪乔年乃收步卒二千,入襄城(今河南襄城县)拒守。
李自成、罗汝才军攻城五昼夜,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七日城陷。
汪乔年杀死了三个起义军,然后自杀未遂,被起义军俘获了,李自成让他下跪,汪乔年不肯,于是便挖出了他的膝盖骨。
汪乔年依然大骂不止,李自成让人割下了他的舌头,汪乔年便以手指着李自成以血唾骂不止。
于是又被砍下了手指,汪乔年望北而拜,随后被五牛分尸车裂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