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 > 【0957 让顾秉谦上奏本】

【0957 让顾秉谦上奏本】(3 / 7)

明朝中期,曾经强盛一时的中国海军迅速衰落,使明帝国在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安全空间急剧萎缩。

并由此改变了东半球的力量格局,影响了整个世界近现代史的进程。

明朝初年,中国拥有一支3500艘战舰的海军,每一年春天和夏天都要进行大规模巡航,1373年和1374年明朝水师两次追击倭寇直至琉球群岛,1409年在北部湾击败越南海盗。

在郑和的第六次海上远征中一支中国分舰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直至西南非洲。

另一支分舰队经所罗门群岛进入太平洋,直至澳大利亚东海岸。

在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和苏门答腊,向中国海上权威的挑战都被粉碎,三十六个国家的使节向明帝国臣服,中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海洋国家。

由此,形成了一个由北印度洋诸贸易要塞,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以及硫球群岛所组成的大明海外帝国。

但伟大的大明海军霸业在十五世纪中叶开始衰落。

明朝的水师的衰落始于正统年间,至嘉靖年间废驰到谷底,明末有所增强。

其具体表现为沿海卫所空虚,水师士气低落。

卫所军是世袭的职业军队,待遇微薄,每一月仅一石,加之受军官的盘剥,生活困苦。

作为军饷来源的军屯,由于贵族军官的侵占日益减少,使粮饷不济,士兵大量逃亡,如广州七卫在嘉靖中期缺额达69.8%,福建镇海卫缺额为76.1%,在数量锐减的同时,士兵士气低落,战斗力严重下降,士兵衣食无着,漫无纪律,军官不知作战,只知道盘剥士兵,官兵互相视若仇敌,可谓“无用之将统无制之兵”。

舰队减少,舰船破损。

卫所军的锐减,也导致水师人员的锐减,如福建烽火门水寨缺额达73.7%,铜山水寨缺额达65.8%,各舰队的舰船数量急剧减少,浙江省船队原有700艘战船,1440年已不及一半,新江口船队400艘战舰,至1474年仅存140艘,重要水师基地登州卫,曾拥有100艘战船,1503年,只剩下3艘,同时舰船制造业衰落,郑和远征时2000料的宝船在海港中慢慢烂掉。

至十六世纪初,明朝水师所用的最大战船只有400料,而且都是用旧船的木料建造的。

大明的海防战略退步,海防线内缩。

明初实行进攻型的防御战略,针对来自倭寇的海上威胁,明朝每一年都派出上千艘战舰在南北海域内巡逻,即所谓春巡与夏巡。

首先以舰队巡逻于海上,警戒侦察和寻机歼敌。

当倭寇深入内海,则利用报警通讯系统,集中水师与外岛守军协同歼灭。

若倭寇登陆,则以水师与沿海卫所驻军协同歼灭。

此外明军还经常出动舰队攻击敌占岛屿,粉碎倭寇的基地。

进攻型战略的顶点是在追击倭寇的战斗中明军曾到达朝鲜海岸与琉球群岛。

而为了消除来自东南亚方向的海上威胁,郑和的船队曾在马六甲海峡展开战斗。

总之,歼敌于海上是海防战略的核心。

仁宣之后,明朝开始收缩海防线,远洋船队被召回,大型舰只停止建造,岛屿基地被放弃,撤退政策使水师受到重创,海防线被从远海甚至外洋压回海岸。

当然海军的衰落是相对而言的,直至十六世纪中国海军依旧能在南中国海三次击败横行印度洋的葡萄牙海军。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