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 > 【0964 初见杨嗣昌】

【0964 初见杨嗣昌】(3 / 5)

这显然就是所谓的“向士绅收税”。

以上两条实际上是继续增加田赋收入。

平籴仓是地方州县的储备仓,平时每年入藏一定数量的粮、银,饥荒时用于赈济。现将其中一半收入上交中央。共14.6万两。

抽扣工食,明初地方政府所需的人力都以“役”的形式强制从民间调发,后来逐渐取消强制性,改为地方政府加收工资即“工食银”,从民间雇佣。

“工食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共67.9万两。

马夫祇候:类似工食银,是将给地方官服务的马夫等人的工资支出的一部分上交中央。近10万两。

督抚军饷、巡按公费,各省的督抚和巡按御史以中央官员身份到地方上办差,本无直接的地方财政收入可以支持,按例地方上要调拨办公经费,且督抚办案有罚金之权,也可充当经费。

现将这些经费的一部分上交中央,共19.8万两。

中央从地方财政中争夺收入。

房产交易税,税率2%,额征近29万两。

典铺酌分,将各省的典当铺按资产分成5等,每年分别征税10-50两不等,额征19.5万两。

以上两条可是向金融、房地产两大暴利行业征的税啊,又不影响“实业”。

准许民众捐银130两买生员身份,未见定额。生员可以不纳丁银,这实际是在出卖一种免税特权。

规定税额很详尽,然而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每年还是只能交上来60多万两。

到崇祯二年户部开始做预算,把杂项重新规定为97万两,显然是现实面前的无奈举动。

这次预算把之前征不上来的“督抚军饷、巡按公费”减去了,但崇祯四年预算中重新出现了这项,并开始征收“生员优免”40余万两,向之前仍然赋予免丁役特权的生员下手。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