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有罪没罪,要过三司会审,要有定论,要剥夺其加衔其官职,予以处死。
这种恶劣的事件,中央一定要有个明确的定性表态。
但是崇祯,把人命当做了筹码,你袁崇焕拿朝廷信誉随意斩杀一品高管不要紧,只要你五年能平辽,我就帮你冤枉毛文龙。
大家都是官场几十年混上来的,都不是傻子,一眼就知道崇祯在想什么了。
你要跟曹操杀粮官一样做的干净也就罢了,你不仅没做干净,还把问题拿到桌面上来,这就完蛋了。
大明这个时代,虽然武官在文官前面是没啥尊严,至少命还是有保障的。
但是杀毛之后,武将们觉得就连命也保不准了。
文官只要给皇帝下个保证几年干成什么什么,武官直接就随便杀,随便找几十个罪名很难吗?
就找着官大的有名气的宿将,杀几个立立威,就好了。
南明时期,文臣只能亲自领兵了,因为凡是有点本事的武将都军阀化了,大都不想被莫名其妙的白白砍死。
要么,有点条件的都投降了满清。
就是这么回事。
真正有抵抗能力的军事将领,基本全是明朝体系外的。
最关键的是,崇祯觉得袁崇焕杀掉了毛文龙,这没啥。
袁崇焕当时肯定也觉得自己杀掉了毛文龙没啥问题。
但是袁崇焕应该没想到,在他眼里毛文龙是拉皇帝大旗,随便就杀了的蠢狗,在崇祯眼里,他袁崇焕也是条狗,在崇祯眼里,所有给他办事儿的高官都是狗,想杀就杀。
毛文龙不过就是个闹剧的开头,借袁崇焕之手完成的罢了。
文臣以为自己在武将上头,却不知道,自己跟武将其实是同类,在崇祯眼里,都是随意可杀的狗。
崇祯杀到最后,文官一句实策不再提,武官一道圣旨想调动那是做梦。
李自成进京,崇祯手头竟然没有一支能护送他出京的部队,敲钟敲了半天,禁军、文臣、武将、皇亲国戚、锦衣卫无一人前来护卫皇帝,都在城门口迎接闯王进城。
崇祯最后自杀,也只有从小陪着他的老太监王承恩而已。
要知道就连吴三桂的孙子最后自杀,都有百多人自尽从死。
至少在大明的京城,崇祯可以说是人心尽失。
毛文龙之死,对明朝严重吗?
也严重也不严重。
不严重是说,明朝人才确实多,制度运行得当,总会有人才冒出来。
远的不说,满清的开国先锋三顺王都是东江班底,里面还有尚可喜这种后来参与了三藩叛乱还能没事儿的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