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清捡了一个便宜而已。
就是南明的灭亡,都是因为内部不合导致,是自己不争气。
商人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晋商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没有一个像韦宝这样的人,但这帮人搞破坏绝对是好手。
晋商的主流是官僚商人,真正的商人根本不入流。
明朝晋商和清朝晋商完全不同,明朝晋商主要是盐商家族是权力家族,利用权力垄断盐业,例如张四维、王崇古家族。
清朝晋商则是贸易商、银号等。
明朝的晋商靠的是权力、垄断,清朝的晋商则靠的是巴结权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由此,才有老晋商、新晋商区别。
盐业改革中经几次转变,但总体上,老晋商、徽商成为“盐业主导”。
老晋商以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为代表人物。
王崇古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陕西总督掌握军事,王崇古的外甥张四维成为内阁首辅。
张居正依靠的就是张四维家族的经济,张四维的二弟张四教、四弟张四象都是著名的大盐商。
王崇古的父亲王瑶、哥哥王崇义、从弟王崇勋、伯父王文显、姐夫沈廷珍和外甥沈江均也是大盐商。
张四维的父亲张允龄、叔父张遐龄、岳父王恩、大舅子王诲等也是大盐商。
王家、张家在联姻的同时还与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马自强的马家联姻,三家垄断整个盐业市场。
御史永郜春对此愤怒地说“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指的就是张四维、王崇古两大家族。
明朝的晋商和清朝的晋商完全不同,明朝的老晋商以官僚商人为主,他们都是明朝的最大既得利益集团。
然而,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导致明朝经济出现畸形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朝亡于官僚商人倒是可以的。
韦宝正急于离开京城,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更加着急了。
因为韦宝知道宁远之战啊。
韦宝虽然不熟悉历史,但宁远之战这么重要的战争还是知道的,毕竟是半个明粉。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进行的作战。
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
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
1621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后金军继辽沈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