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 > 【1034 韦总裁没有想到建奴如此不堪一击】

【1034 韦总裁没有想到建奴如此不堪一击】(4 / 8)

这些战术或多或少的都有一定西方近代战术的特点,但是还称不上是真正的近代战法。

它们都没有体现,或者说没有完全体现近代线式战术的核心理念。

这也是清代后期军队的一个特点--,既有新式作战方式的成分,又摆不脱旧军制的形态。

受制于清后期整个军事体系的落后和士兵训练水平的普遍低下,这类战术在清军中也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

清军确实大规模使用这类战术,而且应该相当早,不会晚于18世纪。

但是很遗憾,这类战术和欧洲近代的任何一种战术体系都毫不搭边。

这些人拿着火枪对射,和他们几百年前的同行拿着弓箭对射,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清军这种所谓的“排队枪毙”的问题在于,一是清军部队的素质不足以单纯靠射击击溃敌方。

二是鸟铳、抬枪这样的火枪不足以胜任线列战争的需要。

像晚清那种低素质军队,如果拉出去排队枪毙。

最多也就对射几轮,装填效率就会严重下降。

很多人会逃跑或者趴在地上躲子弹,这时候就必须让肉搏部队顶上去。

而火绳枪的火力密度也不足以完全靠射击在有效射程内打退敌军肉搏冲锋,充其量只能削弱对方和打乱阵型,但是燧发枪却可以做到。

因此清军火枪兵只能像西班牙方阵那样,打几轮就退下去。

即便是欧洲军队也是先有燧发枪后有线列阵的。

所谓近代军队,他们继承了古典****时期的军队的传统,强调纪律和集体配合,而非个人的战技和武勇。

他们装备了火枪,不是因为那个时期的火枪在性能指标上优于弓箭,而是加装了刺刀的火枪可以让他们兼顾远射和肉搏,从而让他们的组织纪律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战场上,他们以连为单位列成严整的横队,此时一个营甚至一个连就是一个独立的战术单位。

这个单位可以独立胜任进攻,固守,远程射击和白刃格斗,反骑兵等所有步兵战术任务。

他们的上级指挥官只需要按照既定的作战条例对他们进行部署,结合战场情况来调整兵力分布,这一个个战术单位就能胜任所有的作战任务。

这类全能兵种对战场有着全能的适应性,不必再像西班牙方阵或者朱棣的神机营那样让火枪手和肉搏步兵交替前出,轮番变幻位置。

因此其阵型灵活程度和机动性也远远超过前者。

散兵阵线不是更灵活。

但是,当时的火枪不够先进,射速和射程都不够,一支部队还不能只依靠火器打得对手完全不能近身肉搏,用弓箭也不可能。

更不要说风驰电掣的骑兵了,这样的情况下用散兵队列作为军队支柱无异于自杀。

当时的线列步兵前进时需要鼓点来控制步伐,每走一百步需要半分钟时间来整队。

队形稍稍错位并不会对射击时的火力密度和士气有着丝毫影响。

整队的目的在于,让线列步兵保持严密的队形能确保整个部队铁板一块。

近代军队的肉搏可不是打群架,而是和马其顿方阵一样一排人戳戳戳。

在七年战争时的罗斯巴赫战役中,法军和神圣罗马帝**正是因为队形不严整导致变阵时脱节,被普鲁士骑兵一次冲垮。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