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他命阿济格统兵南侵,掠夺人畜十八万。
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二年,1638年,又命多尔衮、岳托率军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处,虏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
为了从正面打开山海关,自崇德五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起,发动了锦州战役。
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往援锦州祖大寿。
皇太极亲自坐镇指挥。
崇德七年,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明将洪承畴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
至此,明朝在关外仅剩宁远一孤城。
皇太极的统治还继续利用了八旗这个军政合一的组织。
他使八旗通过变革越发充满生机。
一是对满洲八旗不断补充新的成员,二是完善和扩大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努尔哈赤时的满洲被称为“佛满洲”,即旧满洲。
皇太极对黑龙江等地多次用兵,带来大批少数民族加入满洲共同体,被称为“伊彻满洲”,即新满洲。
皇太极把新满洲编入八旗。
崇德五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一次就把征索伦俘获的新满洲壮丁并家小五千六百七十三人编为牛录,隶于八旗了。
同时把征库尔喀俘获的新满洲壮丁四十二人补充了各旗披甲的缺额。
满洲八旗之外,蒙古八旗早于汉军八旗建立。崇德年间汉军八旗发展最快。
崇德二年,明崇祯十年,1637年,照满洲例,汉军分为两旗,四年扩大为四旗,每旗设牛录章京十八人,固山额真一人,梅勒章京二人,甲喇章京四人,但内部仍分正黄镶黄两旗,正白镶白两旗,正红镶红两旗,正蓝镶蓝两旗。
崇德七年六月正式完成了汉军八旗的建制。
皇太极说:“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
这种扩大满洲八旗和建立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既增强了清朝的武装力量,也对满蒙汉的广大人民实行了深一层的控制。
尤其是为了夺取全中国统治权,皇太极创立的汉军八旗有重要意义。
皇太极已认识到发展文教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说不能认为不读书不会误事。
皇太极规定从天聪六年,明崇祯五年,1632年起,凡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岁以上,俱令读书。
皇太极还非常重视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至天聪六年,明崇祯五年,1632年七月达海逝世时,经他手已翻译成帙的汉籍有《刑部会典》、《素书》、《三略》、《万宝全书》,及正在翻译中的《资治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等。
后来又命达海之子继续学习汉书。
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后金的文馆诸臣翻译了辽金宋元四代史书。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太祖努尔哈赤为文书往来及记注政事的需要,命巴克什额尔德尼等人以蒙古字母为基础,结合女真语音,而创制了满文,这种由蒙文脱胎而来的初期满文,是没有圈点的满文,叫做老满文。
天聪六年,明崇祯五年,1632年,皇太极命巴克什达海将老满文在字旁加置圈点,使满文的语音、形体更臻完善,这种加置圈点的满文,叫做新满文。
皇太极继位后,内部满、汉、蒙几十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都聚集在辽河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