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 > 【1052 努尔哈赤要韦宝称天可汗】

【1052 努尔哈赤要韦宝称天可汗】(4 / 5)

韦宝当初只是辽西的一个普通农家少年啊,这些都让努尔哈赤非常失落。

韦宝起兵的时候,基础还不如当初的努尔哈赤呢。

就是在这样的劣势下,韦宝正确地运用了各种谋略,改善不利条件,变不利为有利,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一样的胜利。

萨尔浒战役时的明军,也是看重数量而忽视质量。

明末时卫所制已经名存实亡,已经转为募兵制,每次战役军队都调自全国各地,主力通常都是来自九边重镇、四川和浙江。

九边重镇主要以骑兵为主,除了辽东、延绥、宁夏等藩镇经常与蒙古作战以外,其余边镇皆久无战事,使军队战斗力一般。

九边重镇有为数不少的“跳荡铁骑”。

骑兵配有大量的火器。

其中车营由炮兵部队和骑兵部队构成。

炮兵部队配有火炮射程远、威力大的各种火炮,如大将军炮、虎蹲炮、佛朗机炮等。

隶属车营的骑兵部队备有火铳。

但明军由于采取车骑合营的编制,并无独立骑兵部队,导致其机动性远不如后金的骑兵部队。

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应该充分认识到,军队的人数绝对不是胜负关键,士兵的质量才是。

这一点让努尔哈赤想到了明朝另一位名将,戚继光。

当年戚继光在浙江、福建指挥抗倭也是看到了卫所兵混吃等死,畏倭如虎,一触即溃的这些弊病。

戚继光下决心从民风彪悍的义乌征兵,重新下狠功夫练兵,才打造出来后来对倭百战百胜的戚家军。

现代的公司管理有个理论是,最好的管理是不用费力管理,而是在招聘上下功夫。招聘时,严格地从素质上把关进入公司的员工,那么最后形成的团队都不需要管理,自然是一支能打的队伍。

这种管理学理论和我们刚才介绍的军事思想何其相似。

战役的组织形式,如果换做是韦宝来经略辽东,很可能那次明军和后金军的决战不会发生在萨尔浒。

因为韦宝的军事思想一向是讲究利用各种手段避实击虚。

努尔哈赤研究过韦宝的几场剿匪战例,努尔哈赤发现,经常是土匪觉得不可能有宝军进攻的时间和地点,他偏偏发奇兵打过来了。

而在土匪们万分防备的时间和地点,他肯定不会出现。

这一点在韦宝打皇太极的整个辽南战役过程中显现地更清晰,几万精锐的八旗兵,硬是被韦宝带着几十万老百姓给赶走了。

一支军队,一个国家,有强处,就必然有弱处。

谁能在战争中保护好自己的弱处、并打击到敌人的要害,谁就能获胜。

古往今来一切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都可以归结到“避实击虚”这四个字上面。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